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7.1°C-10.6°C
澳元 : 人民币=4.81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朱光潜:烦恼太多,是因为做得太少

2018-05-22 来源: 点击蓝字关注☞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朱光潜:烦恼太多,是因为做得太少 - 1

文 | 朱光潜 · 主播 | 北辰

朱光潜:烦恼太多,是因为做得太少 - 2

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艺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一般人欢喜谈玄。

你说烦恼,他便从“哲学辞典”里拖出“厌世主义悲观哲学”等等堂哉皇哉的字样来叙你的病由。我不知道你感觉如何?我自己从前仿佛也尝过烦恼的况味,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但人莫知之,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谓哲学与人生观!

我也些微领过哲学家的教训:

在心气和平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生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嗔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与爱;我景仰布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

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

从前长辈们往往拿“应该不应该”的大道理向我说法。

他们说,像我这样一个青年应该活泼泼的,不应该暮气沉沉的,应该努力做学问,不应该把自己的忧乐放在心头。谢谢吧,请留着这副“应该”的方剂,将来患烦恼的人还多呢!

朱光潜:烦恼太多,是因为做得太少 - 3

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

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这种事实在流行语中就可以见出,我们感觉快乐时说“舒畅”,感觉不快乐时说“抑郁”。这两个字样可以用作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用作形容词时,它们描写快或不快的状态;用作动词时,我们可以说它们说明快或不快的原因。

你感觉烦恼,因为你的生机被抑郁;你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

流行语中又有“闲愁”的字样,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

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的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

小孩子们偶尔不很乐意,便放声大哭,哭过了气就消去。成人们感觉烦恼时也还要拘礼节,哪能由你放声大哭呢?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

歌德少时因失恋而想自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少年维特之烦恼》,书成了,他的气也泄了,自杀的念头也打消了。

你发愁时并不一定要著书,你就读几篇哀歌,听一幕悲剧,借酒浇愁,也可以大畅胸怀。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朱光潜:烦恼太多,是因为做得太少 - 4

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

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我以为生活目的在此,生活方法也就在此。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基本性不外乎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感。

这个道理我可以拿两种小事来印证:

从前我住在家里,自己的书房总欢喜自己打扫。每看到书籍零乱,灰尘满地,你亲自去洒扫一过,霎时间混浊的世界变成明窗净几,此时悠然就座,游目骋怀,乃觉有不可言喻的快慰。

再比方你自己是欢喜打网球的,当你起劲打球时,你还记得天地间有所谓烦恼么?

你大约记得晋人陶侃的故事。

他老来罢官闲居,找不得事做,便去搬砖。晨间把一百块砖由斋里搬到斋外,暮间把一百块砖由斋外搬到斋里。

人问其故,他说:“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他又尝对人说:“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其实惜阴何必定要搬砖,不过他老先生还很茁壮,借这个玩艺儿多活动活动,免得抑郁无聊罢了。

朋友,闲愁最苦!

朱光潜:烦恼太多,是因为做得太少 - 5

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

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

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艺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就在此祝你谈谈笑笑,跑跑跳跳!

十点君说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与其整日烦恼,不如唱唱跳跳,尽兴活着。

在十点君认识的人里,有一位真的可以做到心向阳光,无惧悲伤,他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

出身富贵,享尽繁华,却在15岁就悟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39岁艺术绚烂之极时,遁入佛门,终成一代宗师。

他曾说,“人做得剔透玲珑了,便是艺术。那时你可以舍生取义,你可以视死如归,你可以视金钱如粪土,你可以视富贵如浮云,你可以视色相如敝履。”

如果你想了解这样一位传奇魅力的人物,欢迎拉到文章底部,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十点人物志,开启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开启阅读

朱光潜:烦恼太多,是因为做得太少 - 6

朱光潜:烦恼太多,是因为做得太少 - 7

-背景音乐-

《雪花》《淮古遗殇》燕池《将进酒》

-图片来源-

部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作者-

朱光潜,笔名孟实、孟石,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本文原标题《尽兴的活着是你现在最重要的事》。

-主播-

北辰,十点读书签约主播,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中国交通广播FM99.6《北辰在找你》主播,国际认证心理咨询师,明星私人心理医生,公众号:北辰在找你。新书《爱过你,不如爱着你》当当网热销中。个人心理咨询微信:16601113347。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蕉下晴雨两用口袋伞】

喜欢就点个赞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