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20.6°C-22.4°C
澳元 : 人民币=4.83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朱元璋、朱棣都是杀伐果断的性子,为什么立的太子都和自己相反?

2021-10-0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前言

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称帝路上经历了太多血腥的战争,因此性格比较冷血,用人也比较多疑;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并不被朱元璋看好,他的江山也是通过靖难之役一点一滴打下来的,因此善变也善谋划。但二人有个奇怪的点是,两个人在立储君的时候,都有更为合适的与自己相似的人选,为什么最后却选择了温文尔雅的朱允炆和老实人朱高炽呢?

朱元璋、朱棣都是杀伐果断的性子,为什么立的太子都和自己相反? - 1

朱允炆:温文尔雅

朱元璋一开始立的储君是自己的嫡长子朱标,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刚好在率军攻打应天府,新生命的诞生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喜悦,也让朱元璋信心倍增。后来的事大家也知道了,朱元璋顺利打下应天,并以此为据点,大破陈汉,一统江南。除了对朱标的诞生感到很欣喜,朱元璋也很注重朱标的教育,并请了曾著有《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这样的名儒来给朱标授课。不仅如此,朱元璋平时还很注意言传身教,公元1367年,年仅十三岁的朱标即将独自前往祭拜祖墓,朱元璋临行前特地嘱咐朱标一路上要特别注意民生疾苦,要懂得时时抱有感恩之心。

朱元璋、朱棣都是杀伐果断的性子,为什么立的太子都和自己相反? - 2

可以说朱标作为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当太子是注定的,所以朱元璋自身也有意往贤明君主的方向培养他。而朱标长大后更是温文儒雅,颇具儒者风范,并且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出了超乎其他皇子的远见,曾经有恩于他的老师宋濂不慎牵扯进胡惟庸案,就是靠他还有马皇后的力保才得以逃过一劫。稍微长大了些后朱标陪着朱元璋一起处理政事,朱标多从仁政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政见,但因与朱元璋的主张不大相合多被驳回。后来朱标不小心落水患病,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朱元璋悲痛之下立了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炆为太子。

朱元璋、朱棣都是杀伐果断的性子,为什么立的太子都和自己相反? - 3

朱允炆的哥哥也去世的早,而朱允炆其人在其父朱标的影响下,也崇尚儒家主张,上位后也十分倾心“仁政”。但奇怪的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不在这场储君之位的争夺战中,按道理来说朱棣是最与朱元璋相似的皇子了,军事水平出色,做事也不拖泥带水,不会有些“妇人之仁”,而最后相比起朱允炆来,朱棣治理国家的水平要高上不知道多少。这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朱棣都是杀伐果断的性子,为什么立的太子都和自己相反? - 4

朱高炽:老实人

朱允炆上位后,早早被派出去做藩王的朱棣又遭到了压迫,先前只是父亲朱元璋看自己不爽,处处为了他这个侄子批评他、指责他,后来他这个侄子也恁坏,对百姓那样好,却处处限制他,削弱他的能力——拜托,你把军队给我撤走那么多,我还怎么打战啊?借着这个由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也正是在这场靖难之役中,他那个曾被小舅子指着鼻子说“不成器”的儿子朱高煦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军事才能,屡次在敌军手里救下自己,朱棣开始对这个儿子有些刮目相看了。事实证明朱棣立储君的时候也是犹豫过的,他承认他对朱高煦有私心,毕竟这个孩子还挺能干的,相比起来长子朱高炽显得就有些庸才,要不是旁人的一句“好圣孙”,朱高炽还真不一定能从这场争夺赛中胜出。

朱元璋、朱棣都是杀伐果断的性子,为什么立的太子都和自己相反? - 5

背后是多方面的考虑

朱元璋、朱棣立的储君都是和自己恰好相反的角色,而无一例外地抛弃了世人口中更好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要求必须以嫡长子为世袭对象,朱标和朱高炽都是嫡长子,理应被立为太子,若违背礼制而行一定会受到大臣的反对,这两人尤其是朱棣的江山是抢来的,坐不稳,朱棣上位前期都还要恢复旧制,延续千年的宗法制度这两人可不敢改。然后是因为朱棣和朱高煦都有着君王无法忽视的缺点,朱棣是太过好强太惹人注目,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朱棣的野心尚且在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一展无疑了,可见朱棣是多拿朱元璋不当外人。而朱高煦更是,这人本就有着寻根问柳的纨绔子弟劣根性,特别来事儿,朱棣还没立太子的时候朱高煦就很放纵,仗着朱棣的偏爱为所欲为。后面确定了朱高炽为太子了,朱高煦就处处找太子麻烦,心眼特别小。

朱元璋、朱棣都是杀伐果断的性子,为什么立的太子都和自己相反? - 6

在笔者看来,朱元璋和朱棣身为一国之君,知道百姓吃哪一套,恨哪一类君王,他们在位期间将自己的治国才干充分展示的同时,还暴露了许多弊端,需要一个互补的太子来弥补这些弊端,好维持统治。而且这两人选的太子都是自己照着明君的模子培养出来的,因此也就成了最佳选择。

结语

世人的意难平多是因为在上帝视角评判过去的事情,在当时的朱元璋和朱棣看来,他们所立的太子就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确实是有点本事。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