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11.4°C-12.8°C
澳元 : 人民币=4.82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西汉名将李广曾经被判死刑,是他罪有应得,还是汉武帝的阴谋?

2021-10-0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汉武帝执政稳定后,派遣四路军队进入匈奴的腹地作战,这也是汉朝建立后汉军的第一次主动出击,虽然有士兵数量不足的客观原因,但是最终传回来的战果却无法令人满意。尤其是李广带领的部队全军覆没,更是让汉武帝十分愤怒。

西汉名将李广曾经被判死刑,是他罪有应得,还是汉武帝的阴谋? - 1

上图——李广像

作为败军之将,李广回到长安后被判处了死刑,幸运的是,这位久经沙场的名将可以按照汉律用金钱免除死刑,而付出的代价还包括贬为平民。看起来李广即使侥幸得活,政治生涯也即将走得尽头,然而诡异的是,在后来的汉匈战争中,李广多次被启用,这让人不仅怀疑汉武帝是否真的有杀死李广的打算了。

一、李广兵败被判处死刑

在那次入匈作战的四位将领中,李广的名声无疑是最大的,公孙敖公孙贺勉强算是军队中少壮派的才俊,不过两人缺乏实战,尤其是和匈奴直接对抗的经验,而卫青更是以外戚身份上位,地位名不正言不顺。比起这三位和汉武帝关系复杂的嫡系,李广似乎才应该是取得最好成绩的那一位:

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

西汉名将李广曾经被判死刑,是他罪有应得,还是汉武帝的阴谋? - 2

上图——汉朝骑兵形象

然而,匈奴人向来追逐水草而居,一直在迁移的过程中,而不是像华夏民居围绕城郭居住,所以他们主力部队的行踪很难掌握,即使用斥候侦察也不能收获较好的效果,所以这四路军只能在草原上凭经验行军,边走边找对手的动向。

李广的运气差了一点,遭遇了匈奴的绝对主力,双方兵力数量悬殊,即使李广凭借汉军的精良装备和高昂士气拼死抵抗,也无力扭转战场局势,在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后,他本人也被对方俘虏。

上图——匈奴形象

匈奴首领军臣单于打算招降李广,所以没有杀掉他,在押运的过程中,李广抓住机会,杀死了看守他的人,抢夺了一匹好马逃回长安。可惜回到长安的李广没有凭借孤胆英雄的行为受到上位者的嘉奖,因为全军覆没被判处了死刑。

严格来说,李广的死刑和公孙敖的死刑、卫青的关内侯封赏一样,是严格按照早就制定好的惩罚规章执行的,或许有人认为他的战败有客观原因,不过就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倒也是罪有应得。

二、汉朝的法律使李广死里逃生

按照汉朝的法律(其实就是汉武帝制定的),犯了死罪的犯人可以用缴纳钱款的方式免除死刑:

秋九月,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

李广作战勇猛,身先士卒,不过这不代表着他愿意不明不白地被处死。更主要的是,李广确实是全军覆没了,然而他在作战的时候拼到最后,杀敌无数,只不过由于没有其他的幸存者,也没有人打扫战场,匈奴人那边也没有情报,所以汉朝不清楚他杀了多少人。

西汉名将李广曾经被判死刑,是他罪有应得,还是汉武帝的阴谋? - 3

上图——汉武帝像

按照过往的经验来推断,李广在面对数量多于自己的敌人时从不畏惧,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抵抗和反击,万人的队伍在他手中基本能确保阵型不散,具备完整的战斗能力。

除此之外,汉军的武器和防具要明显优于对手,军事素养、训练强度、部队纪律和战斗意志更是只高不低,所以李广军有很大可能消灭了多于自己的敌人,只不过因为弹尽粮绝才宣告失败,如果单凭部队全军覆没就被判死罪,确实有为上位者顶罪的嫌疑。

上图——汉军将领形象

正因如此,李广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生命天然的爱惜之情和他作为一个将军,对不公的处理结果的愤怒之情,最终促使自己采取了用金钱免除死刑的办法,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对李广来说,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再次和匈奴决战,一雪前耻。

三、为何汉武帝后来又启用李广?

龙城大捷后,匈奴决定报复汉朝,于是出动大军侵犯汉朝的东北方向,辽西太守韩安国因此去世,边境告急,于是汉武帝决定重新启用李广,让他担任了右北平太守:

于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李广就任后,立刻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重新整顿了渔阳上谷一代的防御体系,并且以此为核心,向外辐射。匈奴听说飞将军李广又被重新启用,皆惧怕于他多年来抗击匈奴积累的威名,不敢进犯,于是东北地区的威胁宣告解除。

上图——汉朝死刑犯还有另一种保命方法

此后,汉武帝进一步重用李广,任命他为郎中令和将军等官职,在多地和匈奴展开战斗,直到漠北之战前,李广一直活跃在一线,而且汉武帝对他并没有任何成见,一切赏罚仍然按照规章制度来定,似乎放下了李广当初全军覆没的历史。

如果谈到勇武,那么李广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军中楷模,再加上匈奴对他十分畏惧,往往听到李广之名就主动退军,这两点都促使汉武帝决定重新启用李广。

有人会提到李广当初全军覆没的经过,然而正是通过他被重新启用这件事,直接证明了其实汉武帝并没有怪罪他(包括公孙敖),就算当初以功过相抵免除李广的死刑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在李广被判死刑这件事上,他其实是用自己的名声,为统治者背负了战败的罪名。

上图——汉武帝打下的河套地区

四、结语

四路军入匈作战之际,其实汉武帝面对的舆论氛围和政治形势并不好,朝堂势力以主和派为多,主战派也因为王恢的死亡而缄口不言。这也导致了汉武帝只能采取少量士兵和暂未涉及到朝堂势力纠缠的''新人''(三个嫡系少壮派,一个进不了中央的边关派),去坚定执行自己的设想。

即使这四人带领的四路军全军覆没,也是在汉朝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的,不至于让国家根基动摇,所以汉武帝愿意拿这次胜算不大的试探去敌人的腹地试试水。当李广不出意料地带回来战败的消息后,汉武帝又施展政治手段,将失败的原因怪罪到李广头上,让他用自己的名声为自己背锅,为未来大举进攻匈奴扫清障碍,成全了自己的千古美名。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