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2.5°C-16.7°C
澳元 : 人民币=4.83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不改色,为何火烧3万藤甲兵后说必折阳寿?

2021-10-2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战争往往是政治问题得不到一个良好解决的后遗症,东汉末年那段风云历史之中从来都没有缺少过战争,在战争的洗礼之下出现了许多精英人才,他们这些人站出来重新定义战争的方式,对其中的以人为本进行提出,诸葛亮在战争之中珍惜人命就是一个先例。

诸侯争霸战争之中向来讲究的都一个无毒不丈夫,诸葛亮的这种珍惜人命的做法又能够收获到什么东西呢?在我们今天的人来看这自然是一种仁慈的做法,可以在东汉留民之中替刘备收取人心,据说这是蜀国得以建立的一个根本原因,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不改色,为何火烧3万藤甲兵后说必折阳寿? - 1

可是有一些子私的想法也会说在战争之中杀人过多的那些士兵在晚年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下场,而主导这些大杀戮战争的人都会被称谓死神或者刽子手,历史之中坑杀了赵国40万精锐的白起到最后就是自尽而死,诸葛亮这个智慧仁义化身的人在展战争杀戮之中结局是怎样呢?

熟悉三国历史之中的我们都知道三国战争已经是被那群智慧谋士玩弄出来了花样,有水攻,火攻,风攻,各种工程器物和将士之间的单挑作战,诸葛亮最喜欢的就是“火攻”,可是火攻结局也有不同,火烧30万曹军的时候他是毫无顾忌,可是在南征孟获火烧3万藤甲军的时候却说很折阳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火烧赤壁毫无顾忌的孔明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不改色,为何火烧3万藤甲兵后说必折阳寿? - 2

《三国演义》之中有几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一场是北方曹操主导打起的官渡之战,这场战争是真的确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权,从此无人可以和他抗衡,第二场以少胜多的战争就是南方诸葛亮和周瑜主导的赤壁之战,相比较而言,赤壁之战所留下的英雄故事在我们的影响中更加深刻。

赤壁之战本来是曹操集合北方数十万精锐意气风发要征服荆州,顺便消灭东吴割据的孙权和到处流窜的刘备,这样的话整个天下就没有势力可以和曹操作对了,说不定曹操的这个愿望实现之后,天下就会提前进入到一种统一的状态,没有了后面懦弱无能的晋朝。所以赤壁之战被称为是三国历史之最有可能结束天下动乱的统一战争。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不改色,为何火烧3万藤甲兵后说必折阳寿? - 3

对于曹操来说是统一战争,对于刘备和孙权他们却是灭顶之灾,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刘备和孙权联合了起来,周瑜和诸葛亮会心地制定出来了火攻之计,诸葛亮还特意地为周瑜借到了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最后在赤壁水战的时候火烧曹操水师30万人,使得曹操统一南方的梦想化为泡影。

这里的人可能会说这个时候的诸葛亮难道对于这样用火烧人就一点都不愧疚吗?实际上此战是一场为保护刘备大汉正统的一场正义之战,在诸葛亮和罗贯中看来保护大汉才是第一利益需求,对付曹操使用火攻根本不算什么,所以这个时候的诸葛亮看着火烧赤壁能够谈笑风生。

南征孟获火烧藤甲兵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不改色,为何火烧3万藤甲兵后说必折阳寿? - 4

火烧3万藤甲兵的故事是发生在蜀国建立之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的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战死,蜀国国内的军政大权都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中,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延续对外与动吴签订合约,进入了一个封闭发展的阶段,就是在这个阶段中南方蛮族首领孟获发动了叛乱。

孟获多次被诸葛亮击败却依旧是不服,为了击败诸葛亮他特意地向当时蛮族之中强大的兀突骨借到了3万藤甲兵,这个时候的藤甲兵是西南蛮族之中的一种特殊兵种,他们身上的盔甲并不是中原士兵的铁甲,而是一种藤条浸泡在桐油之中制作而成,穿上后轻便坚硬,蜀军士兵的刀刃看不破这种藤甲。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不改色,为何火烧3万藤甲兵后说必折阳寿? - 5

因为藤甲兵几乎处于一个刀枪不入的状态,而且这个藤甲十分轻盈减轻了重量使得他们来去如风,给蜀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最后是诸葛亮结合藤甲浸泡桐油之后易燃烧的特点布置了一场火烧之计,最后孟获中计,3万藤甲兵被活活烧死,多数人连个人形都没有保留下来。

战争结束之后其他将士都十分高兴终于击败了孟获,可只有诸葛亮说自己使用火攻有伤和,必定会损害自己的阳寿,那是因为这次战争的性质不同,诸葛亮初心是为了收复南中,这些士兵不知情被孟获欺骗,他们没有反叛蜀汉,最后却都做了蜀汉大火之下的替死鬼,孟获却逍遥法外,所以诸葛亮感叹必折阳寿。

总结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不改色,为何火烧3万藤甲兵后说必折阳寿? - 6

火烧赤壁和火烧藤甲兵虽然都说是为了保护蜀国而战斗,但保卫的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赤壁之战火烧曹军是为了保护仁义之主刘备,火烧藤甲兵是为了保护翻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这中间的差别多少有些让人抵触;

二来是因为曹军南征过程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火烧他们其实是以暴制暴,对于诸葛亮来说不会折阳寿,而西南地区的藤甲兵则是不同,他们自身没有作恶,属于善良百姓,只是因为无知和土著之间的义气被孟获利用做了火中亡魂,所以诸葛亮知道必折阳寿。

其实最后折不折阳寿还是要看罗贯中先生怎么写。毕竟《三国演义》这本书还是他这个作者最权威,总不能谁说比作者还要权威吧?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