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21.1°C-24.0°C
澳元 : 人民币=4.83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同安之战:郑成功的第一次胜利

2021-11-0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的九月份的泉州战役失败之后,郑成功退往安平一带,开始招募人才,加强本部明军的实力。原浙江巡抚卢若腾、进士叶翼云、举人陈鼎、海澄人甘辉、漳浦人蓝登,等人纷纷来投。1648年,李成栋以广东全省反正归明,归附于李成栋的郑芝龙旧部备受排挤,此时有李成栋部将袭击施琅施显等郑芝龙旧部,欲吞并之,于是这些人就离开了李成栋,投靠了郑成功。到1648年,郑成功部明军终于成为一支颇有规模的抗清武装。

同安之战:郑成功的第一次胜利 - 1

1648年四月初十,郑成功率领部将洪习山、甘辉等人进攻同安县城,同安县城的为守将清游击折光秋、协防游击廉彪见明军来袭,带领所部兵马以及乡勇出战,结果是一触即溃,折光秋标下千总鲁大福以及亲兵十余名、协助清军作战的乡总举人杨光堤、社长洪允大、许国、许参,乡总生员叶茂枝、林可硕、黄士蒂、黄日溶、陈壮等人被明军擒杀,清军守备王廷当场阵亡,残兵败将溃回城中。

同安之战:郑成功的第一次胜利 - 2

同安之战:郑成功的第一次胜利 - 3

(从郑成功画像可以看到,在罩袍之中的山文甲,而《左良玉出师图》中的高级武将也穿着山文甲,并且头戴凤翅盔,可见,这种装束应该是晚明武将比较常见的戎装。)

折光秋、廉彪、张珍以及知县张效龄见同安县城“

城垣低矮

”,守城清军伤亡过半,不但火药武器稀少,而且粮食不足,于是在四月十八日的晚上带着官印以及残兵败将逃往漳州,同安县城于是被明军收复,同安参将杨启智向明军投降,明军入城,秋毫无犯,郑成功以叶翼云为同安知县,在城内筹集粮饷,又以陈鼎为同安教谕,令其“

传告诸生,起义勤王

”,又以邱缙、林壮猷、金作裕三将为同安守将,郑成功本人领着主力离开同安到铜山,等候刚刚建立不久的永历朝廷的旨意。

同安之战:郑成功的第一次胜利 - 4

应该说,同安之战是郑成功所取得的第一场大胜。可好景不长,到了1648年的七月份,清福建提督赵国祚将同安之战的具体情况上报给清廷。清靖南将军陈泰、浙闽总督陈锦以及赵国祚等人领兵反扑同安。

同安之战:郑成功的第一次胜利 - 5

七月初三,清军已经逼近同安,邱缙、林壮猷领兵守卫大盈岭,堵截泉州方向的清军,金作裕守苎溪岭,堵截漳州方向的清军,县令叶翼云、教谕陈鼎组织民兵守城,同时向郑芝豹以及铜山的郑成功求援。然而,清军行动迅速,邱缙、林壮猷领兵守卫大盈岭,清骁将黄有信领骑兵将明军阵型冲散,大队清军随即向前冲杀,邱、林二将战败撤回城内,邱缙中五箭,金作裕知道大盈岭已经被突破,再继续守苎溪岭已经毫无意义,于是也返回城中。

同安之战:郑成功的第一次胜利 - 6

到八月十六日,清军攻破同安县城的城墙,大队人马冲入城中,邱缙、林壮猷、金作裕三将无一人投降,全部奋战到死。先前,组织民兵守城的县令叶翼云、教谕陈鼎,被清军俘获,二人决不投降,最终也被杀害,同安守军坚持时间较长,杀伤了大量的清方士卒,清将恼羞成怒,将同安县城屠城,城内“

血满沟渠

”,在同安失守之前,郑成功就已经接到了求援书信,由铜山领主力水师来援,结果在路上遇上了大风,直到五天之后才到达同安,此时同安已经失守,城内军民惨遭屠戮,郑成功只能为死难者痛哭遥祭,并且领兵退回铜山。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