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8.8°C-15.0°C
澳元 : 人民币=4.83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2021-12-06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文|彭孝秋

明日上午9时,奥比中光将迎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审议会议。但在上会前夕,却被爆出伪造股权转让协议,先后被网易新闻清流工作室和中国基金报报道。

据清流工作室报道称,这个造假事件经过是,5名奥比中光前员工指控自己的股权投资份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离奇”转让,并未收到任何书面通知,也未收到相关股权转让款,连签名都是被人代签、拼凑。目前5人已向深圳南山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被受理,有部分平台股权已被冻结。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1

报道截图

这五名前员工在2016年实缴了351.9万元出资款,目前价值3560万元。而奥比中光披露称已结案,但前员工表示未曾撤诉,冻结程序还在继续推进中。

对此,奥比中光回应称,消息不实。

看上去这5年,奥比中光的估值涨了10倍,但其实是因为几次增资扩股导致。事实上,奥比中光估值从2017年的66亿元,涨到如今的180亿元上下,只翻了三倍。如何得出估值的呢?36氪对比了招股书和问询资料找到了估值变化过程。

2017年12月,奥比中光原第二大股东兼副董事长周广大进行了一次2.6亿元的套现。其中的1.50% 股权以9900万元转让给福田仁智、另外的1.50%股权以9900万元转让给横琴仁智、剩下的0.98%股权以 6487.80 万元转让给银川金汇。

也是在这个估值期间,原第四股东黄剑云进行了1.2亿元的套现。以 1762.20 万元转让了0.27%股权给银川金汇、以 6600万元转让1%股权给天狼星领航(深圳市优必选天狼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3746.82 万元转让0.57%股权给松禾成长(松禾成长还花9453.18 万元从林建鑫换得股权1.43%)。

到了2018年5月,蚂蚁金服通过上海云鑫耗资7.3亿元换得股权10%,对应估值73亿元。相比上一轮,估值仅涨了10%。

2020 年 5 月,上海云鑫再次增资3.5亿元,对应投后估值为 130亿元;三个月后,美的创新、国开制造、中比基金等 16 家外部投资者增资12.27亿元,对应投后估值为 142.27 亿元。

在最新IPO递材料估值中,奥比中光采用了 PS 估值法,按照2021 年-2022 年营收 5.05 亿元、7.43 亿元,则对应公司估值分别 为 188.58 亿元、184.19 亿元。PS值就为36倍、24倍。

现金流中,2018-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46亿、净流入0.77亿、净流出2.5亿。

iToF、dToF、Lidar 三项核心技术落后于竞争对手

奥比中光主要从事3D视觉感知技术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3D视觉感知在智能硬件终端类似人类的眼睛,因为未来的机器人也将和人类一样,通过眼睛获取70%信息。其次是嘴巴和耳朵(语音感知交互能力)、大脑(AI决策分析能力)。

尽管2D已经从几十万像素发展至今的上亿像素,色彩还原和图像质量都提高不少。但是2D除了纹理色彩信息,无法提供更精准识别、追踪等功能需要的空间形貌、几何尺寸、位姿等信息。这就需要3D来弥补这些不足。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2

2D和3D区别

一般来说,任何新旧技术迭代都要经历四个阶段。目前的3D视觉处于第二、三阶段之间。因为学术方面已出现大面积研究,并能在工业领域成熟运用;同时,消费级领域也开始出现能大规模落地的细分场景,进入行业导入期。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3

行业发展

回到3D视觉感知技术行业发展阶段来看,最早应用的领域就是从工业开始,场景集中在工业设备与零部件的高精度三维测量以及物体、材料的微小形变测量等,诞生的典型公司如德国高慕公司(GOM)、瑞典海克斯康(HEXAGON)、Correlated Solution, Inc.(美国CSI公司)。

后面随着底层元器件、核心算法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始延伸到消费级领域。标志性事件一般由巨头引发,2010年,微软发布第一代基于结构光技术的 3D 视觉感知产品 Kinect,用于捕捉三维空间中人体的运动,实现通过体态的人机交互。自此,行业在C端也就拉开帷幕。

2013年,英特尔跟上,发布基于结构光技术的产品 RealSense,用于实现手势识别、面部分析、背景移除及 3D 扫描等功能。一年后,谷歌也公布了基于 iToF 技术的 Project Tango 平板电脑和开发工具包,为用户提供运动跟踪、深度感知、区域建模等功能。

奥比中光也是在2013年成立,于 2015 年成功开发出 3D 深度引擎芯片 MX400,量产了基于结构光技术的消费级 3D 视觉传感器 Astra。

行业进入高潮还是苹果的加入。2017 年苹果发布 iPhone X,搭载了前置 3D 结构光视觉传感器,用于人脸解锁、人脸支付等功能。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4

产业链

就整个 3D 视觉感知产业链来看,上游是提供3D 视觉传感器硬件供应商,一个3D 视觉传感器主要由深度引擎芯片、光学成像模组、激光投影模组以及其他电子器件、 结构件等构成;中游为3D 视觉感知方案商;下游主要为根据终端的各类应用场景开发各类应用算法的应用算法方案。

而在目前的 3D 视觉感知技术路线中,主流的主要包含结构光、iToF、双目、 dToF、Lidar (激光雷达)以及工业三维测量等六种路线。而奥比中光目前主要集中在结构光、双目、 iToF 板块,其中 iToF 技术产品已研发成功,并应用在魅族旗舰手机上,实现批量出货。也接到了微软订单,承担微软下一代 iToF 技术 3D 视觉传感器的设计和生产。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5

五大技术布局

特别要强调一下激光雷达Lidar,一般来说,激光雷达技术研发路径分为机械式激光雷达和全固态激光雷达两种。机械式激光雷达在汽车应用领域的竞争格局较为明晰,Velodyne、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上百家国内外厂商占据着主要市场份额。虽然Velodyne 已在全球市场处于第一梯队,但市值跌到不到10亿美金。

在dToF、Lidar 两个核心技术领域,奥比中光还是布局晚了,于2019 年才开始布局,而这种新技术平均研发周期 在2-3 年左右,所以全部仍处于在研阶段。而同行主要竞争对手索尼、三星、华为已基于 iToF 或 dToF 技术推出产品并得到应用。

收入高度依赖阿里系

高精尖技术没跟上,就只能依靠人脸识别,也就是生物识别和AIoT领域。其中生物识别包括线下支付、智能门锁、门禁系统等,合计占比收入超过一半。最大的客户就是蚂蚁金服、 OPPO,从数据来看,为蚂蚁集团定制开发超百万台应用于线下支付的 3D 视觉传感器,和为 OPPO 旗舰机 Find X 定制超百万台开发前置结构光3D 传感器。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6

收入构成

但从在OPPO的 销售收入来看,逐年是下滑的。从 9737.13 万元降到4278.32 万元再到298.92 万元,占比也从46.46%到7.17%再到1.15%,直至该款手机于 2019 年 6 月停 产,此后再无合作。目前找到的替代厂商为魅族旗舰机 17 Pro ,为其于 2021 年 3 月发布的新一 代旗舰机 18 Pro 提供基于 iToF 技术的后置 3D 视觉传感器。这款机型2021 年 1-9月只实现收入 892.18 万元,在手订单 300 余万元。

除了手机,剩下就是和蚂蚁金服之间的合作了。双方第一次合作起源于2017 年 9 月 1 日,支付宝在自助点餐机中内嵌奥比中光的 3D 视觉传感器,上线 3D 刷脸支付功能。随后的 9 月 13 日,苹果发布 iPhone X,使用 3D 视觉传 感器用于 3D 人脸识别解锁及支付。发布会后,3D 视觉传感器技术成为消费电 子行业讨论的热点话题。

所以在2017 年底,奥比中光决定与蚂蚁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蚂里奥技术。到后面的入股,蚂蚁集团主要向奥比中光采购 3D 视觉传感器和 3D 刷脸支付设备。在最近三年的前五大客户中,蚂蚁金服和阿里相关收入占比都异常高。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7

五大客户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8

五大客户

2018年-2021年上半年,奥比中光对蚂蚁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825.95 万元、8495.95 万元、 942.25 万元和 2642.25 万元,占比分别为 3.94%、14.23%、3.64%和 16.36%;

对阿里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0.37 万元、4041.96 万元、4794.99 万元和 535.38 万 元,占比分别为 0.00%、6.77%、18.52%和 3.31%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9

AIoT收入构成

在AIoT领域,奥比中光集中在空间扫描,客户主要是贝壳、MTTR.O,占比1/3;其次就是服务机器人,占比二成,客户包括云迹、擎朗、普渡、高仙等等。

但也因为疫情影响,奥比中光收入受影响较大,收入从2019年的5.97亿元下滑至2.59亿元,同比下滑57%;净利润保持连续两年均有6.8亿元的亏损。主要是线下零售受到较大的冲击,3D 视觉感知技术在线下支付应用场景的渗透步伐放缓。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10

业绩

尽管奥比中光在招股书中称,巨额亏损是因为支付了较高的股权激励费用。剔除这部分费用后,2019年营业利润从上年的亏9061万元变盈利5968万元,但2020年又开始亏损1.06亿元。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奥比中光股权激励协议中存在回购条款的激励对象已离职 93人,对应股份支付费用金额为4672.82万元,占股份支付费用总额比例为3.26%, 其中已豁免部分对应股份支付费用金额为 1260.44 万元。

开头提到的股权纠纷,也就是发生在2018 年 11 月,奥比中光披露其5 名离职员工将持有股份转让给CTO肖振中,肖振中 于2018 年 12 月将持有股份转让给 34 名员工。

疫情常态化后的今年1-6 月,奥比中光实现收入 1.62亿元,同比增长 58.39%;1-9 月实现营业收入约 3.1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0%左右(未经审计),仍未达到 2019 年水平。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11

销量情况

拆开来看,奥比中光目前还是一家比较纯的硬件公司。也就是卖三种设备,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工业级应用设备。这里面最难卖的是工业级,最近2年只能卖70台左右。卖得最多的是3D视觉传感器,产量最高是2019年,生产了187万台,卖出133万台;去年生产32万台,卖出36万台,只有前年的一半。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12

价格变动

前面是销量,我们再看单价。3D视觉传感器在逐年涨价,从2018年的312元/台均价涨到去年的492元/台;但消费级应用设备在降价,从1328元降到1216元/台;最后是工业级设备也在涨价,从14万涨到33万/套。

除了股权纠纷事件之外,奥比中光还曾被宁波盈芯专利起诉。宁波盈芯分别于 2021 年 8 月 26 日、 9 月 6 日、 10 月 20 日 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 5 项专利侵权纠纷诉讼。诉请奥比中光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 AstraE(Deeyea) 系列产品、Astra 系列产品、Astra P 系列产品及 MX6000、MX6300 的深度引擎芯片(统称“被诉产品”),并赔偿经济损失合计 7850 万元以及承担案件相关公证费、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

对此起诉,奥比中光披露称已达成和解。

三年巨亏15亿,还被爆“造假”,奥比中光要以180亿估值冲IPO?| IPO观察 - 13

未来布局

在现阶段,奥比中光遇到的商业化压力比较大,但好在行业未来前景比较好。特别是其融资能力强,上市前合计筹集超23亿元,此次IPO预计募资18亿。此外,奥比中光人才储备也还不错,截至去年末研发人员数量562 名,占比 63.36%,其中博士 62 名(含 17 名博士后), 国家级人才计划 1 名、广东省珠江人才 7 名、各类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17 名。所以就看未来随着行业渗透的提高,能否真正跑出来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