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5.6°C-16.7°C
澳元 : 人民币=4.86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掏心掏肺分享,20 岁出头时我踩过的几个坑

2022-03-10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做个成年人。

文 | 陈大力

回顾过去的几年,虽然成长了许多,但步伐并没有外人看上去那么稳健、那么每一步都掷地有声——就好像,当我在网上发 " 考上理想学校研究生 " 的动态,无人知晓在那背后,有刚报完名时的恐惧、有因为小事崩溃大哭、有考前一整晚失眠、有考后万念俱灰,心碎得像玻璃渣一般碎。

想了下,我在人生中的每个重大步骤面前,都是面对了好多好多,不必向人讲起的曲折。

但还好,每一个曲折,每一个我所走过的无人所知的褶皱,最后还是以教训的形式,推动我成为了更好的人。

今天想跟大家一起总结下,我在自己 20 岁出头的时候,做得还不够好的那些地方。

掏心掏肺分享,20 岁出头时我踩过的几个坑 - 1

1、时常在琐碎的细节中内耗。

我也不知道背后是不是性别因素,但我曾经太喜欢揪着各种各样琐碎的细节自我消耗了——

一件不小心溅油、无法完全洗干净的卫衣会让我沮丧;

跟人聊天时太过于投入在察言观色中,某句话 " 在当下是否妥当 " 足以让我事后琢磨良久;

时常猜测别人一些微不足道的反应(尤其是恋爱时):譬如对方前几天跟我都以昵称互称,今天却偶然一次对我称呼了全名,是不是我中间又有什么错误的举动?

这些问题都具备显然的共性:其实不需要在意、且你即使在意了也无法真正得到答案。

如果真的绕进去了,带给人的消耗就是无穷无尽。

而为什么会想去钻这样的牛角尖,后来我想,根本原因会不会是在于:我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在乎我在别人心里是什么样的形象上面。

我有没有每次跟人见面都顶着好看的发型、一百分恰当的妆容和衣服?我有没有让人觉得我是 " 好相处 " 的?我有没有暴露出自己偶有的无知跟幼稚?最终,它们都能融成一个问题:在别人眼里,我到底 " 够不够好 "?

如果把精力放在这样的问题上,在琐碎细节中内耗就成了必然——你一定会关心你在这里或者那里的细处表现 " 够不够高分 ",而去忽视掉,其实根本没有人要为你打分。

人终将随着年纪渐长迎来一种自然而然的松弛,因为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在那么严格地评判你,甚至没有人有那么注意你——当我长大后想通了这一点,我觉得我自由了。

你需要放掉那种内心深处对 " 被不喜欢 " 的极致恐惧,告诉自己,世上没有那么多要紧事,无论是关于别人还是自己。表现自己或者跟人相处,无论朋友还是恋人,在大方向上做到诚恳、友好、彼此尊重即可,背后许许多多的细节,没有必要去咂摸品尝至那么透。

当你不花那么多的精力去胡思乱想,生活就会清爽透明起来。

掏心掏肺分享,20 岁出头时我踩过的几个坑 - 2

2、没有较早培养 "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的自觉。

我很小的年纪就开始赚钱,20 岁出头时就能负担在上海市区的房租,这是不被任何一种感情左右的经济上的独立,但这并不代表着,我有着 " 为自己的生活完全负责 " 的自觉。

总的来说,关于生活的智慧,那时的我还是只学会了赚钱——以及赚钱后不心痛地花钱。年纪小的时候,我并未学会,任何一个大的选择,都应当慎重地将它和你之后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为成年人的首要就是如此,做好决定、自负盈亏。

18 年的时候,读研读到一半,我在几乎没有任何系统的了解、没有实地考察过的情况下,就想用手上一部分的存款,买一个杭州的小公寓。

它难以升值,甚至可能烂在手上,它居住体验往往不佳——但我想买,因为想冲动地一口气完成 " 拥有一套自己的居所 " 这样的 "kpi"。

幸好这个决定被当时繁忙的广告档期耽误——如果后期我在上海安家,因为购买公寓的支出而无法 all in,我将会懊悔于一个错误决定给一个普通人人生带来的震动。

那个时候我太年轻,还没有意识到:你所做的每个决定,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质点而已,而是会延伸出一条线,一直穿插在你的生活中,它的质变,也会引起你人生的质变。

在这一点上,我后来看到很多做得更好的同龄人:他们规划职业、选择城市,从来都不是头脑发热。他们知道四处搜寻信息、匹配资源,他们无法预判一生,但会至少在可见的时间里做出最有利的权衡。

类似于:如果 A 城难落户,那就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准备;或者,虽然决定备考 B 城的公务员,但读研期间依旧踏实实习,如果备考失败,也好先找一个积累社会经验的工作。

我在太多留言里,看见 " 迷茫 "、" 找不到人生方向 " 的字句,我当然知道这种问题庞大而难以回答。我只能说,只有自己打心眼里把自己当成一个成年人,挺直腰板地面对社会对个人能力的高要求以及往上走的激烈竞争,才能在初始的艰难中慢慢熬出一条可走的路。

不要有冲动、娇气、眼高于顶、一步登天的小孩子心态。

做个成年人。

掏心掏肺分享,20 岁出头时我踩过的几个坑 - 3

3、内心的傲慢使我失去许多塑造自我的机会。

我渐渐发现一件事:要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傲慢,是很难的。

当我有一天意识到我太过于习惯用条条框框去看人,我忍不住告诉自己:一直只活在自己认为自己正确的世界是无益的。

我觉得非常容易被混淆的概念是,这些年来网上鼓吹的 " 做自己 ",其实不应该是 "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 做自己 " 应当是循序渐进的事情,你慢慢成长,有一天足够强大,拥有自己的核心,自己的 inner peace ——而不是,从今天开始直接摈弃外界的所有影响。

而且恰恰相反,我现在觉得,人年轻的时候,要去接触、接受,许许多多生活方式、许许多多的三观带来的冲击。它们带给你的诧异、震撼,甚至是不适等种种体验,最终会转化为,你对自己的疑惑、质问和思考。

成长道路上我见识过许许多多的人:

真正热爱学习、毕业后一路深造到,去外国高校教书的人;

拿另一半的收入撑起自己比较优渥的生活,认为 " 女孩只需要漂亮贴心即可 " 的人;

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更好的生活,可以私下抛弃别人认为必有的体面的人……

我们不用成为他们,但真的不要傲慢到,觉得任何一个人的生活是 " 完全不对 " 的。

人慢慢能变得成熟,一部分是自己去经历高低起伏,另一部分是从各种各样的别人的人生里,找到一些对比、参考,一些教训或者力量。

这真的很重要。

talk:你们呢?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后来才领悟到当初 " 踩坑了 " 的地方?

欢迎留言分享。

—————————————————————

图 | 《歌舞青春》

掏心掏肺分享,20 岁出头时我踩过的几个坑 - 4

掏心掏肺分享,20 岁出头时我踩过的几个坑 - 5

掏心掏肺分享,20 岁出头时我踩过的几个坑 - 6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的喜欢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