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5日 20.0°C-22.2°C
澳元 : 人民币=4.78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2022-03-2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抑郁状态,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为什么一些比较优秀的孩子,也会患抑郁症?

在自杀强烈冲动时,是什么让抑郁者最终没有去自杀?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药物和心理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

对于自杀自残的孩子,心理咨询师该如何更好地干预?

2022年3月5日,沈家宏心理开展了以“抑郁”(Depression)为主题的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联合督导&专题分享活动。

通过抑郁相关案例的督导及“抑郁的心理成因及干预”的专题分享。

让大家深入地了解导致一个人抑郁背后的心理因素,并提升心理咨询师对抑郁来访的心理干预能力。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本期活动的精彩内容。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1

Part1 联合督导:贾艳滨 & 沈家宏

上午场“联合督导”(Joint supervision),我们邀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贾艳滨老师,与沈家宏老师来共同进行督导活动,现场由40名心理咨询师参与。

本期督导的个案是一个抑郁的女性来访者。

督导现场由贾老师来进行安排,按照个案信息及督导目标呈报、小组成员提问及受督者答疑、督导师督导、被督者反馈等几个督导流程来进行。

贾老师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专家,过程中她主要从认知行为的角度以及临床实践和研究结果,给参与督导的伙伴们分享了相关知识。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2

贾老师告诉我们,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缩写CBT)是治疗抑郁一个很好的方法。

最初贝克教授对于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的提出,就与抑郁症患者有关。

贝克教授发现抑郁症患者会有很多不合理的信念,他对自我的评价完全是消极和负面的,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一个精神障碍叫双向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患双向情感障碍的病人有时候在一天当中,情绪的变化就像过山车一样。

当他们情绪低的时候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当他们情绪高涨时,又会认为自己是这么有能力,觉得生活是这么容易。

所以,一个人的认知会受情绪的影响。

当贝克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他就想如果在一个患者抑郁的时候给他重建认知,将受情绪影响的这些消极认知去掉,去重新建立积极的认知,那么他是不是会更快地好转呢?

其实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他提出了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方法。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3

因为抑郁症发作的状态我们称为“三无”状态,即无望、无助和无用。

这种“三无”状态就会导致一个人特别痛苦,从而走向自杀。

所以,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会帮助来访者建立希望,让他看到自己是有用的,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他才能够愿意去做出改变。

另外,在抑郁症的患者中,比较严重的程度会存在自杀的意念和冲动。

那么,影响抑郁患者在有强烈自杀意念和冲动时,没有自杀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呢?

关于这个部分,贾老师曾问过一些抑郁症患者,他们很多人都提到了自己的父母。

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

当一个人的家庭关系一旦紧密,他们就有了更多的支撑,所以当他们很想自杀时就会更多的想到家人,从而不会去自杀。

所以,家庭在抑郁症治疗及自杀干预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反,缺乏家庭支持的抑郁症患者好起来特别慢,而且特别容易复发。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4

贾老师还告诉大家,在抑郁症的治疗中,现在越来越强调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和作用。

她引用2012年英国的抑郁症的干预指南,指南中专门明确了儿童青少年的抑郁情绪,不管是双向抑郁还是单向抑郁,只要有抑郁情绪,心理治疗都是放在第一位的,药物是排在后面的。

同时,贾老师强调了在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润滑剂。

她告诉我们要去了解我们的来访者,包括来访者的性格、人格、行为、情绪等。

因为如果我们不了解来访者,来访者也不了解我们,两个人都隔着一层东西,那么咨询就会很难有效果。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5

沈老师更多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心理咨询伦理与规范、人本主义态度、家庭系统动力等角度来帮助督导个案。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4

作为咨询师,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各个心理学流派。

因为每一个流派都有它的局限性,而我们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所以不是说我只需要某个流派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所有的流派。

当我们把流派技术掌握得越多,我们的咨询本领就会越大,那么对来访者的帮助就会越好。

另外,很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想在咨询职业里面长期发展,一定要在众多的咨询流派里面选择某一个流派,在这个流派中深入探索和钻研,精通这个流派。

这样你的职业道路才能够精进,你才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7

在联合督导过程中,我们会听到很多不同的老师的观点,有些观点会有一些碰撞。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混乱,谁是对谁是错?以及临床咨询中,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其实,每个老师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他们都是从不同的心理流派的角度来分析。

心理学循证研究表明,所有的心理学流派都是有疗效的。我们按照所擅长的心理流派来进行做,都是可以的。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7

对于心理诊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要求,只有精神科医生才具有精神障碍的诊断权利。

但是对于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我们需要具备诊断的能力。

这样才能够判定来访者目前的问题是否属于我们的咨询范畴,如果不属于我们就需要进行转介。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7

当我们在咨询的时候,需要将来访者的诊断及其他标签统统都放下。

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来访者作为一个人的部分,才能够更好地看见来访者身上的资源。

一旦我们陷入了疾病模式、症状模式,那么我们就会很容易缺陷取向,很难看到来访者身上的资源。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7

个案概念化(Case conceptualization)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一个好的个案概念化是能够解释来访者的所有部分。

不论是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不论是家庭治疗、夫妻咨询,还是个体咨询,所有的来访者很重要的部分都是失去了自我,没法做自己。

所以,当我们慢慢地帮助他们把自我的这部分找到,让他们能够做自己,他们的问题就没有了。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7

药物它是一个象征,是一种权威的象征。

有些孩子坚持要让父母带他去看病,希望医生能给他一个抑郁症诊断,有些父母也很希望知道孩子有没有抑郁症。

我曾经问一个父亲为什么这么关心诊断,他说:“如果他有抑郁症,我们就能原谅他,就能理解他了,如果他没有抑郁症,那我们就得继续要求他……”

我们看当被诊断为抑郁症时,父母会觉得不是我的责任,也不是孩子的责任,让病来承担这个责任,然后就坚持吃药。

对父母来说好像他们就不需要努力了,对孩子来说好像他也不需要努力了,就要靠药物就行了。

因此,我们看到药物或诊断在这里面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有功能的。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12

Part2 专题分享:“抑郁”(Depression)

下午场“专题分享”(Theme sharing),第一环节是各位参与老师针对抑郁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大家共同来进行抑郁主题的探讨,第二环节是沈家宏老师给大家分享“抑郁的心理成因及干预”。

同时,本期我们采用了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新形式,方便更多的朋友一起学习和互动。

以下选择几个问答内容进行呈现:

1. 我们会遇到一些抑郁的来访者,经常会问我们“为什么偏偏是我抑郁?”这个时候,咨询师该如何回答会更好?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好。

当来访者问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和来访者讨论可能的结果,有可能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也有可能找不到答案。

比如,我们可以进行如下一些探讨: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们被诊断后就老老实实吃药。你能对这个部分思考和反问,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个力量。

但是要回答这个问题真的不容易,它就像一个数学难题一样,有可能几个世纪都没有人找到答案。

当然,我们可以问这个问题,也可以不问这个问题。

假设我们没有这个问题,答案也就不攻自破了,这个问题也就不会来困扰我们。

但是,假设我们问了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可能就要去找答案。那么当这个答案一直找不到时,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我们也可以去探索,假设这个问题的答案找到了,对于我们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觉得会有什么效果吗?

其实这个问题找不到答案,也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也不影响我们后面的人生道路。但是我们问这个问题,而且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就会影响到我们。

比如,我们会问为什么其他人没得抑郁症,而偏偏是我得了抑郁症?这个世界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当我们会认为上天不公平,把这个不幸降临到自己这里,内在里面就会有愤怒、会有怨恨。

其实“抑郁”就是个标签,你同意就有,你不同意就无。

作为咨询师,我们要接纳来访者的这个认知,我们要理解他、接纳他、共情他、尊重他。我们要看到他的资源,看到他生命的力量。

2. 有一些孩子成绩还不错,但他们还是抑郁了而且自伤自残,这背后的心理动力是什么?

​一个自杀自残的孩子,他把胳膊划了无数道伤口,那一刻他的内在里面会有愤怒,还有恨。

那么,当一个孩子心中有愤怒和恨时,这个愤怒和恨是针对谁的?

我们看到他自伤自残时,很显然是在伤自己。

这些孩子的成绩还是很好的,这里面有一种优秀的动力,这个部分与价值感有关。

“我只有优秀才有价值”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自杀自残的孩子,他们的超我都很高。

他们对自己不会放弃要求,他们会觉得自己表现不好,会对自己有愤怒和不满,会恨自己,所以他们要用自伤自残的方式来惩罚自己。

我经常对孩子这么说:“你怎么把你爸爸妈妈的孩子伤成这个样?”

一开始他们不明白,慢慢地他们就会明白,其实他们伤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父母的孩子。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

比如,我们除了是自己之外,还是爷爷奶奶的孙子/孙女,是外公外婆的外甥/外甥女,是爸爸妈妈的儿子/女儿,是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是姐姐和哥哥的弟弟/妹妹。

如果我们结婚,我们还是妻子的丈夫或丈夫的妻子;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还是爸爸/妈妈。

也就是说,我不仅仅是我,我还属于他人。我们往往很少能看到这个部分,只能看到自己。

所以,如果谁得罪了我,我就会伤害他们的我的另外的部分。假如父母对我不好,我就会伤害他们的孩子。

而当我去伤害他们的孩子的时候,那一刻我就消失了。

其实,我们在成长里面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都与我们找不到自我有关。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自己之外的他人。

刚刚所提及的都是他人,其中最重要的他人是爸爸和妈妈,我们要变成爸爸和妈妈希望的那个孩子。

这两个部分最容易让我们失去自我。很多时候我们浑然不知,以为每天活着的都是自己,每天都在做自己。

所以,找到自我的部分对于自杀自残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对于一些厌学、自杀自残的孩子,父母想要让他们变好,他们或许也想让自己好起来,但是就是做不到,该怎么办?

​我先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有个孩子控制不住咬手指甲,经常会把自己手指都咬出血。他告诉我:“我想不咬,但是做不到不咬!”

我问:“很显然,你现在做不到不咬,能做到的就是咬,是吧?”

他回答:“我想改,但是这么多年没有改掉呀?”

我告诉他,“好,与其这样的话,我们不如把咬指甲这件事情做好?”

他听完之后,哈哈大笑,“原来还可以这样解决?”

“是啊,你看你这么多年来都想改但是改不掉,那么为什么要改了呢?如果我们能把咬指甲做好,也可以呀?”

他一听又笑了,然后带着好奇问我:“那么,到底什么叫把咬指甲做好呢?”

我说:“这么多年来你一直想要不咬指甲,其实不咬难受,咬了会舒服。其实,咬本身不是问题,你把它咬出血这个是问题。

我们把咬指甲做好,就是你在咬指甲时,咬得像用指甲剪剪得一样,不把手咬出血。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好好咬指甲,把这件事情做好?”

他一听蛮开心,“这个我可以做到!”

后面,这个孩子慢慢地能够做到不把手指咬出血,再往后他就慢慢地不再咬指甲了。

其实,对于自伤自残的孩子,我们让他体会这种痛的感觉,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不让身体部位的流血。

还有孩子说,“我最喜欢看流血的部分。”

“好,那我们就需要和孩子讨论如何让受伤部位的数量少一些,让流血的量也少一些?把缓解自己痛苦的事情做好。”

我们会看到,一旦他们把这些部分做好,另外的一部分就做不下去了。

对于孩子不上学,也是一样的。

不上学,那么就把不上学做好它,除了不上学,可以把其它的部分保持在正常状态。

“不上学,你可以在家学习,你可以准时起床,你可以按时睡觉,白天你也可以看点书......就是我们除了不上学之外,其他的我们都把它弄到常态,这不就是做好它吗?”

其实,如果能把那些状态都弄好了,孩子想不上学都做不到。

其实孩子内心里并不是不想上学,他也很想上学。

而且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也是不太满意的,这样子下去对他也是不利的。

我们就可以和他讨论,看看从哪一点做起,能把这一部分慢慢做起来,让他的生活能进入到一个常态,让他每天都容易一些。

比如,他现在打游戏熬夜熬到3点,那我们从现在开始能不能熬到2:30,是吧?早上起床我睡到11点才起,我们能不能10:30起?

我们不要把那一部分彻底地把它停掉,而是帮助他定一个小目标,慢慢地往前走。

“很显然,现在你这个状态一天只吃一顿饭,天天熬到凌晨两三点,白天睡到下午两三点。你说你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假如你是父母亲,你看了你的孩子这样,你怎么样?”

再如,有些孩子控制不住打游戏,那么我们就把游戏打好,好好打游戏。

那么,什么是好好打游戏?

好好打游戏就是不要影响学习,不要伤害身体,不要过度劳累,我们名正言顺地打游戏,把游戏打好。

当然,我们同时还要做父母的工作,要告诉父母一个原则,管不住就不要再管了。

对于这个部分,父母一开始不会接受。

我们要让父母看到,管不住还在管是在破坏与孩子的关系。

如果我们管不住就不管,至少孩子还是原样,而且我们还可以收获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与孩子的好关系。

如果管不住还管,那么我们两样都要不到,孩子天天拿你当敌人,自己天天也很痛苦。

“因为你想管但是管不住,内心里面是什么感觉,很生气、很着急、很无助也很痛苦。

你每天都在这个状态,你的血压会高、你的胃会溃疡、你的血糖会上升。这样的状态,你的身体能坚持多久?”

要让父母看到他们每天都在重复做同样的事。

这时候父母就会慢慢明白了。

抑郁、厌学、自伤自残......|第16期家庭动力面对面精彩回顾 - 13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欢迎大家评论留言、点赞及分享。期待下期再见!

内容整理:素简

编辑:晨溪

审核:沈家宏、彭秋红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