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0日 11.8°C-14.5°C
澳元 : 人民币=4.84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浙大教授谈中国教育现状:有些孩子跑得早,但是跑不远

2022-03-24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针对目前国内孩子的教育问题,曾提出令人发聩的观点:“现在的中国孩子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是累倒在了起跑线上。”

结合当下教育现状,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说“有些孩子跑得早,但是跑不远”,即便是有些孩子赢在了起跑线,比别人跑得早,但是在起跑线上已经用尽了大部分力气,根本就跑不远。

从未出生时的胎教,到入学之后的辅导,教育内卷从卷成人,转移到卷孩子,这种日益聚升的压力让家长和孩子都处于一种重负的状态之下。

而过早发育的孩子,也有很多已经成为当代的“伤仲永”,在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国家的出台了“双减”政策的急刹车,让家长和社会都开始停下来反思,中国孩子的教育问题到底该何去何从。

浙大教授谈中国教育现状:有些孩子跑得早,但是跑不远 - 1

由于我国现在基础教育已经普及,文盲数量大幅度减少,扫盲工作也基本已经完成。但是最低处的根源已经解决之后,社会的高压又推动社会朝向内卷的方向发展。

“唯分数论”“内卷教育”“应试教育”“叠加学习”这种超额度的付出和压力,以及普遍家庭的焦虑,让教育失去了它的本质,而“双减”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变“有些孩子跑得早,但是跑不远”的社会现状。

国家规定孩子入学的年龄也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因为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的。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stage)可以得知,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心理和生理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将孩子的成长阶段分为4级。

浙大教授谈中国教育现状:有些孩子跑得早,但是跑不远 - 2

每个阶段所得到的反馈是不一的,所以为了赢在起跑线上的超额学习,其实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

明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懂得顺应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保护孩子内心世界的成长,帮助孩子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成长,才能让还在有精力提高自己,跑得更远从而笑到最后。

北师大的心理学教授边玉芳老师曾经针对孩子的学习心理问题讲过这样一句话:“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对于孩子的智力、性格、品德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所以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为了让孩子成才,将孩子和自己放置于一种对立的状态,其实是在逼迫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也许能够超过同龄人,但是长大以后也有极其松懈的可能性,跑得早却跑不远的结局在早些年就已经种下。

浙大教授谈中国教育现状:有些孩子跑得早,但是跑不远 - 3

父母当然是孩子的引路人,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认知,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难题,在孩子出生以后,父母就开始担心孩子落后,甚至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一岁还不会说话,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这种压倒式教育,其实已经泛滥,也预示着中国教育的悲哀,在这种以“父母为你着想”的基础其实很大程度上式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虚荣心,为的就是能够将自己的孩子托举起来,令父母也成为教育中的佼佼者。

但是孩子的发展真的需要如此推前吗?其实并非不是,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前行,而不是在比赛跑,真正的教育其实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浙大教授谈中国教育现状:有些孩子跑得早,但是跑不远 - 4

如何能够解决问题,如何能够在困难中跑得更远,而不是如何在起跑线上跑得更早,因为没有持续的输出,提早最终也只能是落后。当教育真正本质被扭曲,即便无数“鸡娃”赢在了起跑线,但是他们也会“输在”终点,人生并非一张试卷能决定。

想要让教育更加出色,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科学教育,在教导孩子基本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小养成坚韧不拔的努力个性,正确的人生观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所换来的结果。

人生并不是只有短短几年,而孩子童年的短暂其实会影响其日后几十年的发展,百年树人,也解释了教育是细水长流的循序渐进式的发展。

在育人的过程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国家,都尚且操之过急,而我们在焦虑中自我怀疑,最终将这种无声的压力全部转嫁在孩子的身上,那么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其实会让孩子产生对前路的迷茫和恐惧。

浙大教授谈中国教育现状:有些孩子跑得早,但是跑不远 - 5

一种危险信息的传递相反会伤害孩子的内心,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人类生活水平上升的同时,“抑郁症”的比例也在上升。

因为快节奏,提早站在起跑线上的选择,是一种复杂化焦虑的侵扰,我们想要让孩子真正的成才,就要懂得如何在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之下,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