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4.6°C-16.1°C
澳元 : 人民币=4.83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2022-03-25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我国江河的命名规律很有意思,南方多为“江”,而北方则多为“河”。这是因为南方的河流名称“江”是古代音译方言而来,中原王朝的人口南迁后直接采用。北方的河流名称“河”则是因为黄河巨大影响而得来。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1

“南江北河”示意图

但是就在北方密布的、众多的“河”中间,却在河北中部有着一条名为“某江”的河流。可能这也是我国北方除了东北地区之外唯一的一条以“江”为名的河流了。

这条河就是“清凉江”,虽然名为江,但是它与并行于左右的卫运河+南卫河、滏阳河+子牙河两条河流系统来说,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仅宽度不足,长度更是有限,据网络上得来的数据,全长仅195公里。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2

华北的众多“河”中有一条“江”

由于南方名字为“江”的河流特征一般是“流量大、水源充足,并且流经地区降水量丰富”,因此这个标准也成为后来在新开辟地区命名河流为“江”的依据,比如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松花江等等。但位于河北省的这条“清凉江”显然也不在此列,它即没有充足的水量,上游的老沙河更是一条干涸的河床,风沙弥漫。那么为何独独有这条河命名为“江”呢?

先来看这条“江”的来历

光绪《广平府志》山川中记载:

清阳江故道,《畿辅通志》在清河县西北,漳河旧自临清州之牛家寨(邱县)入县西北之梨杭村,北岸属南宫县,又东经王城后,又东北至张宽村入武城县界。一名清凉江,久淤。

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归山东省临清直隶州管辖,漳河从邱县流入直隶广平府的清河县,这时“清凉江”之名出现了,但是已经淤积很久了,不再有水流经过。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3

清朝《广平府志》中清河县地图,红圈处为“清阳江即漳河故道”

清光绪《枣强古漳官堤志·叙》记载得更为详细:

其(枣强县)东南有涸河一道,曰清洋江,界连山东之武城,及故城、南宫,延长百余里,地多不毛,遇水涝则漂没民居,为数县害,以其为黄流所必经也,故亦曰黄路河,俗又以黄泸名,沿索卢之误也。宋时河决商胡北,汇漳卫以达于海,是乃黄水入海之路,泸路谐音,其以黄路为黄泸,大率本此。

清洋江长度有一百余里,最早是黄河的故道,宋朝黄河在商胡口改道,汇合了漳河、卫河入海,也是经清洋江入海的,因此它也有另一个名字“黄泸河”。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4

《枣强古漳官堤志》中的漳河、清洋江图

民国《枣强县志》山川也记载:

黄泸河,……又名清洋江,省志作黄路河,漳水故道也,案黄泸河即清河故道所经,晋魏间谓之索卢,故因以名县(索卢县),至宋则黄河北流所由,自明以来复为漳水别流。

因为“黄泸”一名在东晋、北魏时期也被叫成“索卢”,北魏还在今天枣强一带曾新设一县为“索卢县”,北齐时撤销。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5

北魏时的枣强县与索卢县

需要说明的是,在清凉江经过的各县地方志中,对其名字的记载不仅只有“清凉江”,此外还有清洋江、清阳江,这些名字均是同一条河流,只不过因各地方言不同,又或因为记载者的原因,被记为不同的名字。这种情况在古代地方志的地名记载中颇为常见。

看来清凉江就是漳河的另一个名字无疑了,不过它的名字中的“江”是从何而来呢?

清光绪《枣强古漳官堤志》:

古漳河,俗名清洋江者,言洋即水也,谓水入此河,虽至浑浊,经宿即能澄清,故曰清洋。至江者乃漳之变音。

这句话是说,在清洋江这个名字里,“洋”是水流的意思,不管是多么浑浊的其他的水流,一旦注入清凉江,一晚即变清澈,清洋之名由此得来。而“江”则是因为方言的原因,把“漳”读成了“江”,再用文字书写,就是“清洋江”,再后来又成了“清凉江”。

北方版的“江”的由来是这样的,和南方以“江”命名的河流是一点联系也没有。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6

清朝嘉庆时期地图中,全漳入卫后的河道

虽然在记载中我们了解到清凉江就是漳河故道,但却是始终与漳河纠结在一起的。而今天的清凉江则是一条和漳河毫无关系的独立的河流,那么这样的变化是何时产生的呢?

清光绪《枣强古漳官堤志》记载了这个变化:

其河(指漳河、清凉江)向本有水,亦甚汪洋。今涸竭者自前明建都燕京,用卫运粮,因其水甚弱,每逢有船到,不能畅行,始议由大名迤北建筑黄家堤,也名黄金堤,使不北流,爰冀逼全漳入卫河,运行尚易,奈屡决未获成效,迨国朝(清朝)重修万家堤,也名万金堤,工甚稳固,其水始东入卫,不复北行,万金堤迤北遂成干河。

为了保障卫河运输漕粮的需要,必须解决水浅的问题,因此就有了让全部漳河水汇入卫河的想法。先后在直隶、山东的元城县、馆陶县交界处,明朝修了黄金堤,清朝修了万金堤,终于使全漳河入卫河,原漳河河道从万金堤往下就成为了干河。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7

1866年《直隶山东两省地舆全图》中的老漳河,已不在青县入运河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时属直隶河间府,本是元朝以来漳河入运河之处,但是自清康熙年间“全漳归卫”之后,流至青县的漳河就消失了。民国《青县志》山川记载:

漳河故道,……至青县南鲍家嘴汶河口入卫,……迨康熙三十六年漳水陡由南支注馆陶,北支浸微,四十七年入邱之路塞,全漳归卫,五十四年复筑堤馆陶,障勿使北,而北道湮矣。

清朝使“全漳入卫”的时间是在康熙年间,从康熙五十四年开始,漳河“东北流,由威县、清河、南宫、山左(山东西部)武城、直(直隶)之枣强、故城、景州、武邑、阜城、交河、南皮、沧州至青县”的河流就没有水流,以至于湮灭消失。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8

《枣强古漳官堤志》中的漳河全图

说起来,当截断漳河北流,使其入卫的工程黄金堤、万金堤发挥作用之后,古漳河的河道、清凉江就成为了一条独立于漳河系统之外的河流。如果每条河流都要有源头的话,其截断之处即为清凉江的源头, “复筑堤馆陶,障勿使北” ,这个源头就在馆陶县内。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9

今天的馆陶县西河寨村西的老沙河,即为当时清凉江的源头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阻断漳河北流“全漳入卫”后,从阻断处至邱县东侧的河段因为水干后裸露出沙质的河床,名字就成为“老沙河”,以示和漳河的区别。1977年9月,邯郸地区水利局组织开展了对老沙河上段的治理,沿馆陶县与广平县边界,从馆陶县麻呼寨村西南,顺老沙河向北至武高庄村西北出县境,至曲周县境内开挖渠道,名为“沙东干渠”。

新中国成立后,干涸的清凉江焕发了新生

成为河北南部、中东部主要的排水渠道

1963年发生于海河流域的洪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干涸了多年的清凉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黑龙港流域的排涝兼输水的主要河道,它与上游的东风渠、老沙河统称清凉江水系。东风渠就成为了清凉江新的源头。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10

图正中位置为河北根治海河骨干工程中的清凉江

东风渠起自邯郸市魏县北善村,向北流经广平县、肥乡区和曲周县,于曲周县安寨村流入原漳河的另一条故道,至邱县邱城镇注入沙东干渠,到邢台市威县常庄镇牛家寨村后开始用“清凉江”的名字,清凉江到沧州市泊头市文庙镇乔官屯村不再向北流,而是向东开凿了新的河道,连入南排河,最终在黄骅市南排河镇镇赵家堡注入渤海。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11

清凉江入南排河示意图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12

清凉江从源头到入海示意图

成为“引黄济津”的通道

为保证天津市用水的需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了“引黄济津”工程,该工程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的黄河位山闸引水,经位山三干渠到临清市引黄穿卫枢纽,进入河北省境内的临清渠、清凉江、清南连渠,在泊头市附近进入南运河,最后由九宣闸进入天津市。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13

引黄济津路线图

馆陶县卫西干渠(今称永济河)最终也汇入了清凉江

馆陶县卫西干渠始建于1958年,由徐万仓村北漳卫河汇合口以下引卫河水,在馆陶县境内从南至北纵贯全县中心,流经王桥、馆陶、柴堡、南徐村、路桥5个乡镇,由路桥乡果子园村流入临西县,最终在威县蔡寨村汇入清凉江。

我国河流命名一般是“南江北河”,华北却有一条江,为何如此特殊 - 14

馆陶县境内的老沙河(沙东干渠)和卫西干渠情况

因此,在馆陶县境内的卫西干渠、老沙河的最终归宿,均是这条在华北算得上唯一一条以“江”为名的河流中,并且在沧州市泊头市流入通向大海的南排河,真正算得上是“通江达海”。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