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21.0°C-22.9°C
澳元 : 人民币=4.86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明朝时养宠物,不但有猫狗,还有大象老虎

2023-04-24 来源: 搜狐宠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如今,宠物早已融入到生活环境当中是一些人生活的组成,其实养宠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一个休闲的表达,我们有爱的表现,更是人和大自然共处的。

明代,除了猫狗,像鸽子、鹦鹉、金鱼等动物是从皇宫到普通百姓家都饲养的宠物。并且猫和鸽子在宫中尤其受欢迎。

根据相关史书记载,自明朝初年起,宫中便开始流行养猫。有推测,说这些猫有是用来缓解后宫中单调的生活,用来增加嫔妃们社交生活的乐趣。但不完全是。这些猫其实是朱元璋专门管理和饲养的,目的是启蒙和教育孩子的性,为后代的发展服务。书中有记载,“儿孙在宫中长大,恐不人道,误生子嗣。让猫咪们互相追逐,感受他们的活力。还有鸽舍,也是这个目的。"

朱元璋是想通过对于这些小动物的生理发情,相互追逐,教会后代的皇子皇孙们学习相关性的知识,可以说这是一种“匠心独运”的教学方法。

中国明朝末年的天启时期,熹宗皇帝则非常喜欢饲养猫。他还特意在宫中建立猫室,并饲养了大量国内外的各种猫作为宠物。并且给这里的猫每只都起好了名字。要是公的,便唤作“小厮”,母的叫“丫头”。甚至他给自己特别中意的猫分配重要的官衔,叫“老爷”,并按当时太监的标准可以给它进行赏赐和发工资。如今看来真的是很讽刺。

不止当时的皇帝喜欢猫,就连宫里的太监们也喜欢养一种被阉割过的猫。这些猫的作用主要也是为了解闷。相传,被阉割的猫可以长得比普通的家犬更大。

在明代,就有一个皇室的“皇家动物园”。

位于如今的北京宣武门地区,这里以前是明代的象舍,用来饲养大象。在中国古代,饲养大象,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大典仪式上驾驭大象,也有着悠久历史的。最早的三国,就有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唐代的相关记载中,也有一些关于皇宫内饲养大象的记录。到明代,皇室需要大量使用和豢养大象来为宫中提供服务。明代分为两个象舍:内象舍和外象舍。内象舍和御马共同饲养,大概在如今的北海公园附近。明朝的社会学者刘若愚在《酌中志》中写到,内象舍有九只大象,并且各住一室,如果不够数量的时候则由外象舍补足。因为他们是在大型的仪式上用来游行活动的大象。必须让它们学会运用各种相关的礼仪来控制。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设计好的训练地点。并把此地称为“大象剧院”。在农历六月的时候,大象就会被带到城外护城河里去洗澡,这也吸引了全城的人民去观看。

到了弘治时期,外象舍附近的马路叫做“象来街”,沿着象来街直走,在如今的虎坊桥附近,便是皇宫饲养老虎的地方了。据明代史籍记载,明朝皇帝朱厚照喜欢与老虎打闹玩耍。而且他还被老虎抓伤过,后来休养了一个月有余得以痊愈。

在象来街以东,还有个未英胡同,实际上是和“喂鹰”同音。因为在明朝,很多的皇帝也喜好鹰的,明武宗就喜欢带着训练有素的鹰到郊区打猎。

如此一说,象来街,虎坊桥和未英胡同也就成为明朝的皇家动物园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