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9.9°C-16.1°C
澳元 : 人民币=4.83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乾隆重视文治是为了清朝长久发展,为何坚持不下来?

2023-05-08 来源: 历史资料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结束了长达70年的统一准噶尔之战,这也标志着清朝进入了全盛时期。从乾隆二十四年开始,清朝进入了一个康乾盛世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中,乾隆皇帝治下的清朝既无内忧,也无外患,国泰民安。在这样的和平年代,乾隆皇帝把治国理念转向了文治,并开始整理、汇编重要历史文献,以保持清朝的长久稳定。他非常重视儒家思想,并将忠义立场作为治国的基石。

为了让天下臣民认可清朝,乾隆皇帝在治国方面做了一系列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大力“扶植纲常”,即从儒家的忠义立场出发,教导天下臣民要学会“忠”,并大肆宣传。同时,他还表示要褒扬忠义,惩治奸邪,将明末清初的重要降臣编撰成《贰臣传》和《逆臣传》,让天下臣民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天下臣民认可清朝,并世代臣服清朝。

乾隆重视文治是为了清朝长久发展,为何坚持不下来? - 1

然而,这些努力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乾隆朝后期以及乾隆之后的清朝并没有保持这种局面。乾隆四十三年后,各种规模大小的反清起义此起彼伏,清朝开始由盛而衰。乾隆寄望的天下臣民都世代臣服清朝,终究只是一场泡影。历史告诉我们,文治并不是维系一个王朝的唯一方法,如果治国者不能在时代变革中适应变化,他们所采取的措施最终可能会变得无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