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3.2°C-18.4°C
澳元 : 人民币=4.83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14天前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由于大量的艺术作品,肩扛反坦克步枪的苏军士兵形象已经深深扎根于公众意识中。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1

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电影和文学作品不仅歪曲了反坦克步枪的真实效能,还歪曲了其使用方式。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坦克步枪到底有没有效果,以及它们在实际作战中的使用方式又如何?

本文为俄罗斯博主Novate撰写的评论文章,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2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苏联陆军装备了大量反坦克步枪,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人以阴阳怪气的方式据此批评苏军装备落后。然而事实上,欧洲国家普遍装备了反坦克步枪。比如,纳粹德国就装备了大量PzB.38和PzB.39反坦克步枪,口径为7.92×94mm。此外,纳粹德军还装备了相同口径、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PzB M.SS-41反坦克步枪。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3

芬兰军队装备拉赫蒂L-39重型反坦克步枪,口径20×138mm。法国和英国则装备英国研制的博伊斯反坦克步枪,口径13.9×99mm。因此,苏联并不是唯一装备反坦克步枪的国家。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4

公众形成这样的错误认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些战争电影。由此产生另一个认知偏差,那就是反坦克步枪可以相对容易地摧毁坦克和装甲车辆。事实上,这样的认知并不完全正确。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多支反坦克步枪集火射击,也不可能直接摧毁装甲车辆,尤其是坦克。很多时候,反坦克步枪的主要作用并不是击毁装甲车辆,而是迫使其撤退,无法按计划完成作战任务。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军队的士兵只要取得这样的表现就已经被认为是作战胜利。通常,这样的胜利都是通过杀伤坦克或装甲车辆的一名乘员来实现的。对于履带式车辆,通常是通过击伤底盘,让其丧失行动能力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结果。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6

反坦克步枪的穿甲效果受到射击距离的很大影响,当然,最理想的穿甲效果是100~150米近乎自杀的距离内实现的。尽管穿甲效果非常有限,但反坦克步枪确实可以在500~800米距离内击中装甲车辆。用反坦克步枪阻止坦克的进攻并不容易,但认为它没有任何效果的想法也是错误的。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7

二战初期,即使是中型坦克也往往只有较薄的装甲,通常正面装甲厚度30~35mm。当时,反坦克步枪平均可以击穿20~25mm,甚至是30mm厚的装甲。特别是英国和苏联的反坦克步枪,都可以击穿30mm厚的装甲,瞄准装甲薄弱的部位进行射击,通常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攻击效果。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8

1941年6月,纳粹德军进攻苏联时,其装备的30%坦克都是正面装甲厚度只有35mm的轻型坦克。像III号和IV号中型坦克,装甲最厚的部位也只有60mm,装甲薄弱的部位很容易被反坦克步枪击穿。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9

即使在1942年纳粹德军大量装备新型坦克之后,苏军装备的反坦克步枪仍然可以造成大量的损伤。苏联反坦克步枪发射的14.5×114mm弹药完全可能造成德国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底盘损伤,从而让其失去机动能力。这迫使德国武器设计师在战争时期一次又一次地加厚装甲,进一步恶化了装甲车辆的机动性。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10

当然,反坦克步枪对于1942年出现在前线的“虎”式重型坦克,以及1943年出现的“黑豹”中型坦克来说几乎毫无效果。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军前线部队仍然需要反坦克步枪。直至战争结束,使用反坦克步枪的士兵仍然被视为加强反坦克能力的手段之一。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11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线除了坦克和突击炮这样的重型装甲车辆之外,还有大量轻型装甲车辆。即使是轻型装甲车辆也几乎无法用普通的机枪对付,因此反坦克步枪在对付纳粹德军摩托化步兵(装甲掷弹兵)部队的装甲侦察车和装甲运兵车时,仍然具有无法低估的作战价值。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12

在前线,反坦克步枪也被当作防空武器,用于加强步兵部队的防空火力。卫国战争期间,接受过狙击手训练的反坦克步枪手德米特里·舒马科夫研究出用反坦克步枪射击低空飞机的技术。舒马科夫的射击技术显著提高了步兵部队防空火力的有效性,随后被普及到苏联军队的所有部队。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13

当时,操作反坦克步枪的士兵需要面对巨大的风险,因为他们是敌军优先攻击的目标。这种风险不仅来自敌人,还来自武器本身。大口径反坦克步枪使用的弹药通常装填大量的发射药,射击时会产生巨大的后坐力,即使操作正确,也可能会对射手造成伤害。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14

另外,反坦克步枪非常重。苏联PTRS反坦克步枪重22千克,长度2.1米。英国博伊斯反坦克步枪就算更轻一些,重量也达到了17.5千克,长度1.6米。即使是纳粹德国PzB.38反坦克步枪,口径比前两者要小得多,重量也有16千克。

浅析:二战中反坦克步枪的真实作用 苏军士兵为何视它为催命符? - 15

这样的重量和长度,不仅对反坦克步枪小组的体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更要命的是,在作战过程中,严重影响射击准备和转移等战术动作的速度,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士兵出现伤亡。许多士兵在拿到反坦克步枪时,都会感觉自己拿到了“催命符”。可以说,反坦克步枪在二战中只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应当夸大其作战效果。而对于士兵来说,反坦克步枪并不是他们喜欢的武器。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