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20.0°C-24.7°C
澳元 : 人民币=4.85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7天前 来源: 最华人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香水的芬芳,总让人联想到世间一切美好。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

作者:余叶子

可这份馥郁的浪漫背后,竟可能是5岁孩子凌晨在泥泞里的艰难求生。

商场里,顾客们留恋的温柔香气,却是某片花园里令采摘童工感到窒息的氤氲。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2

五月,埃及加尔比亚(Gharbia)地区的茉莉花正一簇一簇灿烂盛放。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3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洁白的花瓣,清新的幽香,不仅吸引来了观光客,更赢得了兰蔻、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的青睐——埃及的茉莉花物美价廉,每年产量约占全球供应量的50%,成为许多美妆巨头的指定香精原材料。

很多大牌香水产品,调香配方里都含有茉莉花。诸如兰蔻的真爱奇迹(Miracle)和雅诗兰黛旗下香水品牌雅芮的圣托里尼茉莉(Ikat Jasmine)。

当BBC的记者花费一年时间,暗访这些品牌的原料供应地时,却发现了意想不到的一面:加尔比亚纵横有序的茉莉花庄园,白天与黑夜,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白天,导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在庄园里体验茉莉采摘乐趣;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4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夜晚,一群孩童赤脚在泥地里,借着母亲微弱的电筒灯,紧张劳作。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5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一边采摘的是新鲜感;一边谋求的是生活费。

记者在昏暗的夜色里,穿过一片破旧的街巷,找到了受访者赫巴的家。

裹着头巾、一脸疲惫的赫巴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6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凌晨3点,闹钟划破宁静的夜色,赫巴一面收拾,一面叫醒熟睡中的孩子。

10岁的女儿巴斯马拉揉着惺忪的睡眼,靠在墙边一脸茫然:妈妈,让我再睡一会儿,我很困。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7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赫巴面对女儿的嘟囔,并没有停下催促的动作,直到把5岁的小儿子也收拾出门,这位母亲才无奈地向记者解释:我们没有太多选择,必须要早点出发,赶在日出前完成采摘工作。

娇嫩的茉莉花经不起白天烈日的烘烤,工人们只有在夜晚抓紧采摘。

夜里的茉莉园一片漆黑,赫巴戴着的头灯成了园子里微弱的光源。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8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在光束投射下,园子里蚊虫飞舞,只见几双手不停地在枝叶间穿梭,星星点点的白色尽数归入赫巴随身带来的篮子里。

赫巴的四个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5岁——赤脚站在园子里,还没有茉莉花丛高。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9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虽然有孩子抱怨睡眠不足,花香过浓刺激呼吸,但手里的动作并未有丝毫的怠慢。

忙碌的劳作容易让人忘记时间,转眼晨光破晓,赫巴和她的孩子们终于收工,将一篮子新鲜的茉莉花带到收购处,称重卖钱。

“1.5公斤。”回收商麻溜地记录下重量。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除去三分之一的收入分给庄园主外,赫巴一家实际只赚取了1.5美元(约合10元人民币)。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0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很难想象,五个人辛苦劳作换来的收入会如此微薄。

赫巴告诉记者,过去采摘茉莉花是一份挺不错的工作,原本回收价格是一公斤4.5美元(约合32元人民币),可最近两年,实际回收价低得惊人。

她不得不让四个孩子都去参与采摘,不然收入会更低,难以维持生活。

面对镜头,这位母亲感到很是无奈:“我女儿有时候说想吃鱼肉,但我满足不了她。”

不仅如此,女儿巴斯马拉还因为长期起早采摘茉莉花,导致严重的眼部过敏,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直接影响视力。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1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医生建议赫巴让孩子远离茉莉园——可是,如果没有了采摘收入,受伤害的就不止眼睛了。

像赫巴这样的家庭,在附近村子里还有很多很多。孩子们采摘的茉莉花,随后会送去附近的工厂加工提炼,再送往品牌香水实验室,参与进一步的细化调香。

当各种大牌香水在广告里极力展现香氛带来的享受时,谁能料到,这份“珍贵”的精致背后,是无数双童稚的手在暗夜里挣扎。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2

今年5月,在BBC暗访视频爆出后,舆论哗然。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3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面对质疑,埃及几家茉莉花供应商都迅速“解释”:我们一直禁止使用童工,这中间多有误会。

雅诗兰黛也表达出一种“急切”的关心:所有儿童的权利都应该得到保护,我们已经联系了供应商调查问题,正在采取行动!

欧莱雅的声明则显得更“正能量”:我们正努力支付农民工体面的工资,确保他们的孩子有机会受教育,我们会配合消除童工。

一瞬间,仿佛所有涉事方都在关心童工问题,高举抵制大旗,义正言辞。

那究竟是谁在压榨童工呢?

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夫的调香师点破了一切:像雅诗兰黛这样的美妆巨头,其实并不直接控制工人的工资和茉莉花回收单价,但是,它制定了近乎苛刻的预算。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4

● 调香师克里斯托夫·劳达米尔

巨头的目标只有一个:用最便宜的精油成本,卖出尽可能高的价格。

于是,有限的预算催生了层层压力,从供应商到炼油工厂再到采摘工人,每一环都想获利,削减到最后,只有拿最底层的工人来承受资本的苦果了。

这样赤裸的剥削,难道一般人看不见?

供应链上的各类监督,往往漏洞百出——生产商只是签一份承诺书,做出诸多保证,包括不使用童工;但审计公司大都会提前与商家沟通检查内容。

例如生产商迎检的时候,数据报表里肯定看不到任何未成年人的名字。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5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所以很多起监督效用的审查,实际上是选择性检查,稍不注意就会含含糊糊地漏掉许多真相。

至于采摘工人的工资诉求,没有人会问津。

当BBC记者告诉赫巴,她和孩子采摘的茉莉花做成的香水售价时,这位老实巴交的妇女吃惊地瞪大了双眼。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6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她们花大半夜时间采摘茉莉花,仅仅能赚到1.5美元;而品牌将鲜花制作成香水后,却能卖出300美元的高价。

“这不公平,但从来没有人来真正地关心我们。”

镜头下的茉莉花园,一片繁盛,但画外音却格外凋敝:

“这里的人,一文不值。”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7

● 图片来源:BBC纪录片《香水的黑暗秘密》

没有人会知道这场采访后,赫巴一家的生活会何去何从。

孩子们平静的神色里,看不见一丝怨愤与不甘,劳作,仿佛是天经地义的日常。在埃及,有无数的他们,都在尝试赚钱养家。

童年,似乎从出生起,就自动附带了一层厚厚的生存滤镜。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8

在记者眼中荒诞的劳力压榨,不过是埃及社会的冰山一角——并不是只在深夜的茉莉花园里才有童工。

雇佣童工,近乎成为了当地社会的一种常态。

2010年便有数据统计:埃及1710万名儿童中,有近60% 的儿童都同时兼顾了学习和工作。

不过,儿童参与工作并非就是严格意义上的童工,有很多是给家里工作。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19

● 2021年,13岁的Farwla辍学在家做家务

埃及《劳动法》规定,企业禁止雇佣14周岁以下的儿童。然而事实呢,2010年的埃及约有160万14岁以下的童工,且大部分人都在危险环境下工作。

2018年,埃及政府开始打击非法雇佣童工,计划在2025年彻底消除童工。

然而,收效甚微。

2023年,埃及童工人数上升至了300万。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20

● 一名12岁的埃及男孩在摩托修理店打工

他们可能出没于尘土飞扬的采石场,也可能在劳动强度很大的农场、工厂流水线,甚至接触危险化工用品、高空作业……

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时间的劳作,不仅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耽搁学业,还可能有潜在的生命危险。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21

● 埃及采石场里的童工

在童工遭遇突发事故时,劳动法形同虚设,因为很多孩子压根没有签署正式的劳务合同。

2022年,在埃及布海拉省的某个村镇,一辆客运三轮车不慎坠入灌溉渠,造成车上8名儿童死亡。警方一调查才发现:三轮车是没有驾驶证的,8名孩童是刚从工厂下班的非法童工。

埃及似乎正上演着一场难以避免的闹剧:高喊保护孩童的口号,又鼓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22

● 在埃及街头乞讨的男孩

于是,在埃及街头,你会看见从事各种工作的孩子,他们不仅能熟练地摆摊做生意,还能像大人一样情绪稳定地跟顾客讲价,推销产品。

更有甚者,尝试半“乞讨”地谋生方式:在来往车流中,有孩子冷不丁地冲向一辆小车,敲打车窗玻璃,强行向司机兜售纸巾,赌上性命也要赚钱。

当司机扭过头去置之不理时,孩子们会用乞求的眼神持续凝视,不放过每一个可能赚钱的机会。

难以料想,这些勇闯车流的“孤勇者”们,是否有机会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去探索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23

● 一名埃及男孩在一家陶艺作坊里搬运瓦片

那么,孩子们用劳力换来的是什么呢?

在埃及,一名成年工人的月薪也不过3000—5000埃镑(约合333—555人民币),孩子得到的自然更少,且不稳定。

一个家里孩子越多,遭遇的问题就更棘手。

这些年埃及人口不断膨胀,从2000年的0.7亿,一路飙升至2020年的1亿。持续飞升的人口让这个传统农业大国难以消受,温饱问题日益凸显,随之而来的还有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物价上涨……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24

● 埃及人口密度分布图

政府嘶吼着“生两个就够了”,鼓励群众合理避孕,抑制人口增长。另一头,埃及穆斯林家庭崇尚多子多福,一口气生三五个娃的夫妻,随处可见。

然而,埃及经济发展不断遭遇危机,埃镑贬值(2015年埃镑兑人民币汇率还是0.8左右,到2024年直接跌到了0.15),温饱成了悬在许多家庭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不少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只能靠政府微薄的救济,根本难以维系生活。

家里既然有那么多张嘴巴要吃饭,总得每个人都“出点力”才行。

于是,我们看到了茉莉花园里的未成年采摘工、采石场里灰头土脸的少年、街市上热情叫卖的“小老板”……

如果让孩子做工都没法缓解生存压力了,父母可能还会把女儿“卖”掉。

2013年,大量海湾国家的“色情”观光客涌入埃及,购买“夏日新娘”服务。

消息一出,全网震惊。

“夏日新娘”,指的是被父母临时卖掉的未成年少女。她们被富商在度假期间包养,充当性奴。

富人们最低只需要支付320英镑的“聘礼”,就能“娶”到一位年轻的“夏日新娘”。

就算女孩没有被家里卖出,也可能遭遇另一道婚姻危机——童婚。

在埃及的婚姻法里,明令禁止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登记结婚,但埃及女孩早婚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刚进入青春期甚至刚满12岁就被家人安排嫁人了。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25

● 埃及童婚

男女双方家庭在一起摆个酒,吃个饭就算成婚,等到了18岁再去相关部分补领结婚证。

这种童婚不仅增加了女孩辍学的比例,还增加了女孩遭受性暴力及人口贩运的风险。

2019年,埃及92万对夫妻中,童婚夫妻高达27万对。

直到2022年,埃及才将童婚正式认定为刑事犯罪,积极打击人口贩运犯罪,保护孩童合法权益。

埃及童工本是社会艰难发展路上的一道伤疤,资本的涌入,加大了这道裂痕,更赤裸地让世人看见孩子们的处境。

我们常常用最美好的词语去赞美童年:纯真、欢乐、无忧无虑、五彩缤纷……

可埃及孩子的童年,似乎自带一份苦涩。

更揪心的是,外人被这份苦涩刺痛,忍不住奔走呼号;

身处其中的孩子,却依旧眼光澄澈,露出灿烂的笑容。

300万童工,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伤痕(组图) - 26

● 一名埃及女孩在开罗老城的一家陶艺作坊工作

● 参考资料

[1] 现代世界警察 | 埃及打击人口贩运犯罪

[2] BBC News | 香水的黑暗秘密

[3] AhramOnline丨埃及童工:课堂变工坊

[4] 环球时报丨非法雇佣童工,8人死亡

[5] NBC News丨埃及160万儿童在外打工,活动人士担心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SCOTT
SCOTT 6天前 回复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v_寒月_吃货
v_寒月_吃货 6天前 回复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 可怜之人自有可恨之处
弘鱼宝宝
弘鱼宝宝 6天前 回复
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极度贫困地区,珍惜眼前的生活吧
Lemma沒有假期
Lemma沒有假期 6天前 回复
成年人干嘛去了呢,剥削和享受去了吗?
Liva-Yuqing
Liva-Yuqing 6天前 回复
如果没有这些买家,这些人只会更可怜,其实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好好想一想。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