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8.0°C-20.7°C
澳元 : 人民币=4.84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功德林学员讨论朝鲜战局,杜聿明最后表态:我是一个中国人

2021-09-03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功德林学员讨论朝鲜战局,杜聿明最后表态:我是一个中国人 - 1

2019年播出的电视剧《特赦1959》中,功德林的学员们在讨论朝鲜战争的时候,有些人还站在美国人一边,认为美军技术装备优势明显,志愿军一定会惨败而回。杜聿明一直没有发言,最后当其他人问到杜聿明的态度的时候,杜聿明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在这种时候,我支持中国军队,希望志愿军能打赢。

同样是解放军的手下败将,也同样曾经和美军顾问等打过不少交道,为什么杜聿明却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希望志愿军打败仗,然后美军带着国军反攻大陆,把他们从功德林解放出去,而是断然选择了站在新中国一边,希望中国能打赢呢?回答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他作为中国远征军的指挥官,惨败而回的记忆太铭心刻骨了。

杜聿明后来对远征军的回忆中,对整个第一次出征缅甸的总结就是四个字,丧师辱国。因为出征缅甸是自甲午战争中淮军从朝鲜败逃而回之后,中国军队第一次出征国境之外,之前都只有别国军队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中国军队只能忍气吞声,甚至在淞沪抗战之后,经过列强调停,规定日军可以在上海驻扎,中国军队却不可以。

功德林学员讨论朝鲜战局,杜聿明最后表态:我是一个中国人 - 2

所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常公担任中国战区总司令,但却要受制于罗斯福派来的参谋长史迪威,两人斗得不亦乐乎。等到日军进攻东南亚,企图从东南亚迂回进攻我国西南地区的时候,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大受威胁,连英国最在意的殖民地印度都危在旦夕,才不得不向中国提议,由中国派军队在缅甸协助防守缅甸。

需要注意的是,明明远征军出征是为了防止日军占领缅甸,却不是缅甸提出来的,而是英国提出来的呢?因为这时候缅甸还不是独立国家,而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此时不仅是缅甸的殖民宗主国,而且也是东南亚其他国家,包括马来西亚等国的殖民宗主国,而越南则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英国意识到日军攻占东南亚的危险之后,就提出了中国派军队协防缅甸的要求。

这就已经和新中国出兵朝鲜完全不同了。虽然新中国出兵朝鲜也经历了复杂的多方博弈,尤其是受到了苏联的影响,但最终出兵的理由仍然说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中国出兵朝鲜是应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请求,而不是任何第三方国家的要求,中国到朝鲜作战是朝鲜人民所欢迎和支持的,尤其是在朝鲜人民军已经节节溃败的背景下,更是如望甘霖。

功德林学员讨论朝鲜战局,杜聿明最后表态:我是一个中国人 - 3

正因为出兵缅甸是受英国人的邀请,所以远征军在缅甸并没有得到缅甸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反而有不少人都相信日本鬼子的欺骗性宣传,认为日本是来帮助缅甸人赶走英国人,让缅甸实现民族独立的,中国人来缅甸反而是助纣为虐。所以,远征军到缅甸之后英国人就跑了,缅甸当地人也并不帮助远征军,反而一直给日本人带路,各种坑远征军,只有中国华侨真心支持远征军。

因为出兵缅甸是以中国战区的名义出兵的,所以名义上任命的远征军总司令是由史迪威统一指挥的,但实际上负责指挥的却又是杜聿明,常公还特意找了杜聿明谈话,叮嘱他如果有事情,可以直接向他请示汇报,不必过分遵循史迪威的命令。又因为缅甸是英国人的主场,所以在缅甸名义上的总司令是英国人。也因此,远征军的指挥体系叠床架屋,非常复杂而混乱,效率低下,动辄相互掣肘。

英国人虽然一方面请中国派兵协助防守缅甸,但另一方面却又担心中国因为和缅甸有传统的宗藩关系,害怕中国和缅甸当地老百姓直接交往太多,会让缅甸老百姓反对英国人的统治。所以,英国人对待远征军的态度也是非常糟糕的,也非常微妙,在远征军入缅之初的物资供应上处处为难,到日本人来了之后,英国干脆一跑了之,物资全丢给了日本人。

功德林学员讨论朝鲜战局,杜聿明最后表态:我是一个中国人 - 4

在这方面,志愿军虽然也急需苏联支援武器,提供空中掩护,但在决定出兵朝鲜的时候,教员就已经明确说了,即便是苏联不提供援助,中国也要出兵。也就是说,中国至少从国内决策层的角度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就靠中国自己落后的武器装备去硬扛联合国军的立体战的。这和远征军物资供应、指挥体系都受制于英美,经常被英美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远征军在缅甸作战的过程,原本中方和英国商定的作战方案是英国人在西线顶住,中国负责中线和东线,阻止日军继续北上,结果英国人根本就没打算和中国人并肩作战,而是想让远征军当炮灰,掩护他们撤退。即便是如此,英国人撤退的时候还被日军小股部队截击,出现了7000英军被一千多日军包围,远征军三千多人赶走日军,掩护英军撤退,就成了著名的仁安羌大捷的笑话。

远征军东线两个军被日军击溃,中路主力第五军陷入包围,回国之路被切断,除96师因为入缅较晚所以相对完整的撤回国内之外,200师撤回国内时仅剩残部,军部和新编22师廖耀湘部翻越荒无人烟的野人山,连杜聿明都差点葬身异域,历经万难最后才撤退到印缅边境一带,英国人还害怕远征军影响当地印度老百姓,让印度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将远征军又迁往兰姆伽。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