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8.8°C-15.0°C
澳元 : 人民币=4.83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乾隆年间,一英国人首次将雨伞带到国内,打开使用时竟被人追着打

2021-09-1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雨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但在中国古代,伞却包含着深沉的历史韵味,并成了独特的伞文化。伞曾是古代帝王皇家、达官显贵威仪的象征,后来逐渐演变为百姓的遮雨用具,并走出国门。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西湖借伞,定下了与许仙的千古姻缘,流传数百年,经久不衰。那些风格各异、斑斓美丽的伞也是中国人民带给世界的一大惊喜。

乾隆年间,一英国人首次将雨伞带到国内,打开使用时竟被人追着打 - 1

伞的发明者历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主流观点认为是鲁班发明的,据说鲁班经常在外干活,妻子云氏往来给他送饭,有时遇上大雨十分辛苦,妻子云氏说要是能有个活动的亭子就好了,鲁班受此启发,便做出了最初的伞,用一柄木棍做伞柄,上面再以遮雨的东西覆盖,下雨时撑开,天晴时收起,十分方便。

不过早期的伞曾以丝绸覆盖,所以并没有在民间普及,寻常百姓还是雨天穿蓑衣、戴蓑笠。汉代之后,人们开始用不浸雨的油纸做伞。唐代的时候,油纸伞已经流行于当时的大街小巷,宋代时,制伞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乾隆年间,一英国人首次将雨伞带到国内,打开使用时竟被人追着打 - 2

唐代时,中国的伞先后传入朝鲜、日本以及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伞在日本是一个重要物件,唐代时往来中国的日本僧人、生意人等将中国的油纸伞以及制伞的工艺带回了日本,并发展起来,撑伞穿和服的女人曾是日本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伞向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传播是很顺利的,不过欧洲人接受中国的伞确实是费了一番周折。其实早期欧洲国家中也有类似伞的一种东西,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国古代的“盖”。

乾隆年间,一英国人首次将雨伞带到国内,打开使用时竟被人追着打 - 3

我国古时候帝王大臣出行都会配上大大的罗伞,也就是“盖”,以遮阳避风彰显统治者的威仪。欧洲有些国家也有这样的“盖”,比如在古希腊,这种和伞一样的东西是贵族们必不可少的物品,奴隶们为自己的主子高举着以遮阳。中世纪时,伞是宗教权力的象征,教皇的大罗伞极为华美精致。

欧洲的民间是没有日常使用的雨伞的,中国的伞进入那里尤其是传入英国时就曾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一个叫乔纳斯·汉韦的英国旅行家将中国的油纸伞带回了英国,他在中国旅行时看到下雨的时候人们撑着这个东西,雨后一收非常方便,于是便也买了一把带回英国。

乾隆年间,一英国人首次将雨伞带到国内,打开使用时竟被人追着打 - 4

有一次下雨的时候,乔纳斯便得意洋洋地撑起了这把雨伞,原本他认为会让路人羡慕不已,谁知人们将他当作疯子,认为他举着这样一个奇怪的东西简直是对神灵的亵渎,有人用石头砸他,有人朝他尖叫,还有人拿着棍子追打他,幸亏他跑的快,否则将被众人打死。

尽管第一把雨伞在英国引起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可是中国的雨伞还是势不可挡地流传开来。到了19世纪时,伞在英国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人们又用很多不同的材料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伞,伞的使用也变得更加方便实用了。

乾隆年间,一英国人首次将雨伞带到国内,打开使用时竟被人追着打 - 5

自从伞在欧洲流行开来以后,它不仅被用来挡雨,还被用来遮阳,而那些西方淑女们更是把漂亮的伞作为她们必不可少的装饰物件之一,中国的伞从此在全世界得以流传。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