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1日 21.1°C-24.6°C
澳元 : 人民币=4.84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看又看不到,搓也够不着,后背上的痘,到底该怎么祛?

11天前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夏天到了,很多人肚子的肉藏不住了,不得不狠心减肥。还有一些人,背上的痘痘也藏不住了,甚至这个季节还在猛长。

为啥背上要长痘?

要是在网上查询的话,一大堆答案,比如床单不干净,饮食不规律,甚至还有肺热经络不通之类的说法。千万别轻信。

后背为什么要长痘,问题的关键在于长的是什么痘。是痤疮?是毛囊炎?皮肤病有数千种,后背的痘痘也不会只是某一个可能。

今天,就来聊一聊几种常见的后背痘痘。

常见痘痘列表

先不多说,我们直接上表格,方便长痘人士对号入座。

痘痘类型

外观特点

伴随症状

其他部位皮肤

发作规律

自愈能力

细菌性毛囊炎

个数不多的痘痘,绿豆大小

可能有疼痛,偶尔会痒

头面部等皮肤也可以长

皮肤不卫生、破损、肥胖、糖尿病时更容易发作

通常几天内就能自愈

马拉色菌毛囊炎

个数很多的痘痘,绿豆到黄豆大小

一般不痛,但可能会痒

胸部也容易长

油皮、出汗多、气候湿热、长期用抗生素或激素时更容易发作

有时能缓慢自愈,但容易复发

痤疮

大小不定,可能有闭口

几乎不痒,有时疼痛

脸上很容易长

油皮、年轻人更容易发作

自愈慢,经常好不彻底,不断冒新痘

毛周角化症

芝麻粒大小,个数很多,毫毛会打卷

基本不痛不痒

脸颊、胳膊和大腿也常有

气候干燥、皮肤干燥时更明显,其他时候也有

几乎一直有,难以自愈

后背常见痘痘及其主要特点

可以看出,常见痘痘至少就有上面 4 种——细菌性毛囊炎、马拉色菌毛囊炎、痤疮、毛周角化症。它们虽然粗看都是痘痘的外观,但通过外观特点、伴随症状、其他部位皮肤表现、发作规律和自愈能力,可以比较好的作区分。

下面,我们再来结合图片和文字来进一步了解不同皮肤问题的原因、治疗和防护要点。

细菌性毛囊炎

细菌性毛囊炎,顾名思义就是细菌感染引起来的毛囊炎。它的特点就是毛囊出现了感染,表现为红色的痘痘或者化脓的痘痘,并且是以毛孔为中心而出现的痘痘。

下面的图片就是典型的细菌性毛囊炎。

细菌性毛囊炎

有时候抓头后,头上会有毛囊炎;刮胡子后,胡须区域会有毛囊炎;没注意局部卫生后,屁股也会长毛囊炎,它们都是在不同部位的同一个问题。

如果背上长毛囊炎,但个数不多,可以不着急用药,可以观察等待自愈。

如果治疗,基本外用几天抗生素就行了,常见的有百多邦软膏、夫西地酸乳膏。

为了减少发作,平时的护理和预防措施也要做到位,比如:

·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

·毛巾、浴巾和衣服也要注意清洗,并且不要与人共用;

·平时保护好皮肤,避免经常摩擦、损伤到皮肤,不主张过度搓澡;

·如果有泡澡习惯,每次泡澡别超过 15 分钟,并注意清洗浴缸。

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听上去很陌生的一种毛囊炎,是马拉色菌这种真菌引起来的。

实际上,马拉色菌和我们皮肤息息相关,正常人皮肤表面都会有马拉色菌,它以皮肤上的油脂为食,平时与人和谐共处。只是偶尔才会兴风作浪,引起皮肤感染。当感染毛囊后,表现就是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

如果皮肤出油多、出汗多,尤其是在气候湿热的夏天,就会更容易出现这种毛囊炎。另外,长期用抗生素或激素时,也更容易发作。

马拉色菌毛囊炎对健康威胁不大,主要问题在于反反复复,影响外观,让心情不美丽。

治疗方面,有很多抗真菌的产品和药品可以选择。很容易获得的是非处方药物,比如酮康唑洗剂,每周用 3 到 4 次,当做沐浴露一样用在背上,治疗 1 个月左右,大概率可以控制住病情。

不过有的时候会比较顽固,需要用到其他的药膏甚至口服药,如果居家治疗后效果不好,那么就要规范就医,调整方案。

另外,上面也提到,马拉色菌毛囊炎容易反复,为了减少,生活中可以做的是:

·每周用 1 到 2 次的抗真菌产品,巩固效果,比如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

·注意皮肤清洁,可以勤洗澡,避免皮肤过于油腻和汗水刺激;

·优先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不用过于油腻或者厚重的护肤品;

·如果有用其他抗生素或者激素,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尝试逐渐停用。

痤疮

痤疮的俗称就是“痘痘”,或者“青春痘”,估计很多人都认识它,毕竟太普遍了。不仅是青少年,20 到 40 岁的青年群体,也都很容易长痘。

其实,背部长痘的常见部位,它最常见的部位是脸,也是很影响颜值的一种皮肤问题。除此之外,脖子、胸部等出油丰富的部位也都可能长痤疮。

痤疮

它和其他痘痘差别大的点在于,它不只是有红痘或者脓痘,还会有粉刺,严重的时候还有花生米大小的囊肿、结节,痘痘消失后经常还会遗留红色痘印、黑色痘印甚至痘坑。

痤疮的处理会更复杂,要找皮肤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理想的方案会根据部位、范围、严重性、既往的治疗效果以及个人的用药倾向等综合确定。

总的原则是,病情比较轻的,可以优先选择局部用药治疗,病情比较重的,可能就要口服药物搭配外用药物。另外,等治疗好后,一般都要局部继续巩固一段时间,以减少反弹。

痤疮的护理也很重要,有助于治疗疾病和减少复发,比如:

·注意皮肤清洁,避免皮肤过于油腻;

·洗澡、洗脸时,别用力擦洗,以免损伤皮肤、加重痘痘;

·管住手,别硬挤痘痘;

·不主张滥用油性的护肤品和化妆品;

·不用盲目忌口,如果确实有某种食物(比如牛奶)会反复引起冒痘,就适当少吃或不吃。

毛周角化症

“毛周角化症”也是一个陌生的词,它的俗称——鸡皮肤,则广为人知。有的人以为,鸡皮肤只是长在胳膊和腿上,其实脸上、后背也是常见的部位。

毛周角化症(来自参考资料)

毛周角化症和遗传有关系,一旦出现,一般就会持续多年,最多是随着季节有轻微起伏,比如气候干燥、湿度下降时变得更明显。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这是基因决定的,会有毛孔角化异常,表现就是毛孔的小颗粒,经常有角质物堵塞毛孔开孔,里面的毫毛也没法正常长出来,经常看到毫毛打卷的现象。

要治疗毛周角化症,首先要调整预期,那就是,治疗虽然有效,但停止治疗后皮肤又会慢慢打回原形。因此,如果不受它的困扰,不治疗也是一种选择。如果治疗,常规建议是注意避免皮肤干燥,可以每天保湿。

如果不满足于此,希望效果更好,那就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比如外用软化角质、调节角化的产品、药品,常见的是尿素乳膏、水杨酸乳膏或者维A酸乳膏,都比较好用。其他的还有刷酸、口服异维A酸等选择。等明显改善后,用的产品或药品可以减少频率,维持住效果,以免反弹。

如果生活中能注意下细节,毛周角化症的控制效果往往会更好:

·别用热水洗澡,用 38℃ 左右的温水,也要控制洗澡时间,最好在 10 分钟以内,以免让皮肤过于干燥;

·避免皮肤摩擦和损伤,不主张搓澡,也不建议用刺激性较大的香皂(弱酸性沐浴露对皮肤更友好);

·穿的衣物也建议选择舒适合身的,别穿紧身衣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皮肤摩擦;

·如果换季时气候很干燥,可以按需用上加湿器,对缓解皮肤干燥也有帮助。

上面聊到的是后背最常见的 4 种痘痘,但有时候,后背长痘还有可能是别的少见问题,比如医学上的表皮样囊肿、多发性脂囊瘤、疖肿、色素性痒疹等等。

如果看完这一篇科普都没法对号入座,那提示有可能是特殊的皮肤问题,建议规范就医,找皮肤科医生一对一解决问题。

第六届

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公众投票

开始啦!!!

给“科普中国优秀作品”投上一票吧!

↓↓↓

感谢您对科普中国的每一次支持!!!

参考文献

[1] 感染性毛囊炎.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infectious-folliculitis

[2] 寻常痤疮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pathogenesis-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acne-vulgaris

[3] 毛周角化病.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keratosis-pilaris

[4] Folliculitis.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folliculitis/symptoms-causes/syc-20361634

[5] Malassezia (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 Cleveland Clinic.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22833-pityrosporum-folliculitis

[6] 患者教育:痤疮(基础篇).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acne-the-basics

[7] Keratosis pilaris.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keratosis-pilari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1152

策划制作

作者丨唐教清 皮肤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审核丨冯珺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林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