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11.4°C-12.8°C
澳元 : 人民币=4.82
黄金海岸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8天前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我国军队的每个连级单位里,都有一个能文能武的角色,那就是指导员,在非战争状态下负责连内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果要是在战争状态下,指导员也会像连长一样成为指挥员,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尤其是在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每个连队中的指导员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咱们这期文章就来说说,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携带的十大物品。

1、武器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1

抗美援朝期间,有部分志愿军指导员的武器配备了国产的51式半自动手枪。

51式是后续54式手枪的前身,当然也相当于过渡型,51式手枪是基于苏联托卡列夫TT-30/33型设计的,在外形上可以说两者相差不多,内部结构也是相同的,只是51式套筒后方的防滑槽比TT-33更细、更密集。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2

还有就是当时国内的工业水平落后,所以这就使得51式手枪表面不如原版的TT-33精细。

51式手枪采用仿苏联的7.62x25毫米弹药,我国称其为54式手枪弹,也是配备8发单排弹匣供弹,在性能上与原版的TT-33不相上下。

但由于该枪的弹容量只有8发,再加上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所以很多老指战员都不愿意换装51式,而是坚持使用之前的毛瑟手枪,只有少部分的连级干部使用了51式手枪。

2、枪套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3

只要是装备51式半自动手枪的指导员,一般都还会配备一个手枪枪套,但最初并没有统一的样式,只要够大,能把手枪塞进去就可以。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4

后来真正的51式手枪枪套问世,也是参照苏联TT-33枪套设计的,整体使用厚牛皮和粗线缝纫而成,枪套尺寸很大,可以将整支手枪放入里面。

同时枪套的侧面带有一个独立的隔层,可用于装放额外的手枪弹匣。

3、弹药携行具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5

虽然皮枪套上可额外携带一个弹匣,但是弹容量只有8发,这在作战的时候远远不够,所以志愿军指导员在前线中,通常还会额外携带两个弹药携行具,用来装放更多的备用弹匣。

因为携行具也是用牛皮缝纫而成的,所以也被称为弹药皮盒,或者弹匣皮盒,作战时会通过主腰带与皮枪套一同挂在腰上。

4、50式解放帽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6

志愿军指导员的穿戴和普通战士一样,头上戴的都是50式解放帽。

这个算是我国第一种大量装备的制式军帽,其前身是解放战争末期的49式解放帽。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7

50式相比之前的49式其实表面上变化不大,只是增强了帽子的厚度,然后将三孔和五孔帽徽,改为了曲别针式帽徽。

和以前一样,帽子以土黄色棉线布料为主,内衬为白色面料,在夏季作战50式解放帽大量装备战士和各级指挥员。

5、50式军服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8

指导员穿的是50式军服,也和普通战士的一样,使用土黄色棉线布料制成,上衣的样式简单而又朴实。

同样,50式军服也是脱胎于解放战争末期的49式军服,除了衣服的质量变得更好外,其余的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志愿军的上衣胸前带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字样的胸章。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9

不过50式军服分为干部款式和战士款式,其中干部款胸前和腹部上下有四个口袋,战士款则只有胸前带有两个口袋,腹部则没有口袋,而且这个特点,一直传承到六十年代65式军服上面。

6、50式解放鞋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10

朝鲜战争中,无论是志愿军的连长也好,还是连队中的指导员也好,都秉承着官兵统一的理念,所以指导员和战士们一样,在作战的时候都是穿50式解放鞋。

所谓的解放鞋,就是在解放战争之后统一配发的第一代制式军鞋,基于之前国军的橡胶底鞋改进的,因此解放鞋也有着“胶鞋”的称呼。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11

50式解放鞋的鞋底也是用橡胶制成的,鞋帮部分是用帆布制成的,而且鞋的侧面和鞋头部分都使用橡胶进行加固,虽然看着单薄,不如美军的军靴,但解放鞋轻便耐磨,很适合行军作战,而且生产成本低,可以大批量装备军队。

7、50式绑腿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12

早期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官兵都打绑腿,连队中的指导员和各级指挥员也是如此,都是绑腿配合解放鞋或者布鞋一起使用。

当时所用的绑腿也被称为50式,和军装一样,都是用土黄色棉线布料制成的,虽然不美观,但在行军和作战时能缓解小腿部位产生的疲劳,同时绑腿还能卸下来当作绳子使用。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13

但后来发现绑腿并不适合朝鲜战场,也在冬季朝鲜的气候很恶劣,出汗之后绑腿很容易被冻在腿上,还有就是美军喜欢使用凝固汽油弹,一旦燃料飞溅到衣服上就会燃烧,想活命就得赶紧把衣服脱掉,如果要是飞溅到绑腿上,想解除复杂的绑腿可不容易,所以后期志愿军都抛弃了绑腿这种装备。

8、50式挎包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14

指导员也和战士一样,作战时会随身携带一个挎包,主要用来装放私人物品。

但早期并没有统一的挎包,一般用的都是缴获的,后来才开始装备国产的50式挎包。

50式挎包使用帆布制成,和军装一样以土黄色为主,不过包里面并没有隔层,只是一个整体的大口袋,挎包上面还有可调节的背带,这样以便战士们携带。

9、白色毛巾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15

志愿军中的指导员通常还会在脖子上系一条白色毛巾,主要用途是为了敌我识别。

因为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相比美军装备落后,正面对抗一般占不到便宜,所以通常都是以夜战的优势先发制人,为了更好的识别友军,不造成误伤,所以每个人都会配备一条比较显眼的白色毛巾,然后将其系在脖子上。

10、口哨

抗美援朝志愿军一名指导员身上的十大件 - 16

连队中的指导员通常还会携带一个口哨,因为美军经常进行空袭,如果发现远处有飞机来袭,指导员就会吹响口哨,命令战士们立即隐蔽、寻找掩体。

所以指导员的口哨,通常也叫“防空口哨”,但所用的口哨并不是统一的制式装备,有的是缴获敌人的,也有的是用子弹壳自己做的。

以上就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连队指导员身上的十大物品,如果文中存在哪些错误或者不足,还有望大家多多指点改进,想要了解更多,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更新。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